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南(2013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doc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南(2013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南(2013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crease,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 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对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査,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 的患病率高达8.2%。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估计,2020 年慢阻肺将位居 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 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 位。为了规范慢阻肺的诊治,保证医疗质量,提高临床工作 水平,从而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病 死率,减轻疾病负担,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曾组 织我国有关专家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 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草案)”。在此基础上,参 照200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颁布的第 1 版“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于2002年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治指南”,并于2007年发布了该指南的修订版。上述文件 对提高我国慢阻肺的临床诊治水平以及促进与慢阻肺相关 的临床研究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7年以来,我国与慢阻肺有关的临床科研工作获得 了重大进展,同时,国际学术界对慢阻肺的认识也发生了深 刻变化,GOLD在2011年对其技术文件进行了重要修订。 为了及时反映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更好地指导我国慢阻肺的 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学组组织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 修订版)”的修订工作。 一、定义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 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 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 效应。慢阻肺可存在多种合并症。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 D01:10. 3760/cma. j. issn. 1001-0939. 2013. 04. 000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呼吸系统疾病临 床技术转化研究” (2012BAI05B01) 通信作者:姚婉贞,Email : yaowanzhen@ 126. com 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肺功能检査对确定气流受限有 重要意义。在吸人支气管舒张剂后,FEV/FVC 70%表明 存在持续气流受限。慢性咳嗽、咳痰常早于气流受限许多年 存在,但非所有具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均会发展为慢阻 肺,部分患者可仅有持续气流受限改变,而无慢性咳嗽、咳痰 症状。   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通常,慢性 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后,患者每年 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肺气肿则是指 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 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 炎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査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能诊 断为慢阻肺;如患者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 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   虽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与慢阻肺都是慢性气道炎 症性疾病,但二者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及对治疗的反 应性也有明显差别。大多数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具有显著 的可逆性,这是其不同于慢阻肺的一个关键特征。但是,部 分哮喘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较明显的气道重塑,导致 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明显减小,临床很难与慢阻肺相鉴别。慢 阻肺和哮喘可以发生于同一位患者,且由于二者都是常见 病、多发病,这种概率并不低。   一些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性病理表现的气流受限疾病, 如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闭塞性细 支气管炎等均不属于慢阻肺。   二、发病机制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吸人有害颗粒或气体 可引起肺内氧化应激、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及肺部炎症反 应。慢阻肺患者肺内炎症细胞以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和CD8+ T细胞为主,激活的炎症细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