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第1章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教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Shannon理论 Shannon定理的证明是非构造性的,而且也不够严格,但他的“数学直观出奇地正确”(A. N. Kolmogrov,1963)。 已在数学上严格地证明了Shannon编码定理,而且发现了各种具体可构造的有效编码理论和方法,可以实现Shannon指出的极限。 几乎无错地经由Gaussian信道传信 对于非白Gassian信道,Shannon的注水定理和多载波调制(MCM) CDMA、MCM(COFDM)、TCM、BCM、各种均衡、对消技术、以及信息存储编码调制技术 消息伴随着可以量化的信息——熵、平均互信息 信源发出的消息有冗余度,因此可进行信源编码,熵是无失真信源编码的最低极限 噪声使信道可靠传输能力受限,提出信道可靠传输能力——信道容限 为可靠通信,通过增加冗余进行信道纠错编码,信道容限是错误足够小的信道编码的临界上限 干扰源 信源 信道 信宿 1.3信息论几个方面的主要进展 Ⅰ.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 Ⅱ.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技术 Ⅲ.多用户信息论与网络通信 Ⅳ.多媒体与信息论 Ⅴ.信息论与密码学和数据安全 Ⅵ.信息论与概率统计 Ⅶ.信息论与经济学 Ⅷ.信息论与计算复杂性 Ⅸ.信息论与系统、控制、信号检测和处理 Ⅹ.量子信息论 Ⅺ.Shannon的其它重要贡献 1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关键理论进展的十个里程碑[Kieffer 1993] 无扰信源编码的诞生(1948, C. E. Shannon)。 Huffman算法的发现(1952, D. A. Huffman)。 建立Shannon-McMillan定理(1953, B. McMillan)。 发现Lloyd算法(1957, S. P. Lloyd ,1982年发表,)。 率失真理论系统化(1959, C. E. Shannon,)。 Kolmogorov Complexity概念诞生(1964, A. N. Kolmogorov,)。 通用信源编码理论系统化(1973, L. D. Davission)。 多端信源编码理论诞生(1973, D. Slepian和J. K. Wolf)。 第一个实际的算术编码方案(1976, J. Rissannen和R. Pasco 1976 博士论文)。 发现Lempel-Ziv码(1977, J. Ziv和A. Lempel)。 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技术 1.Shannon信道编码定理和Shannon极限。 Shannon编码信道定理: RC,存在编码方法可任意小的错误率传递速率为R的信息,码长N要足够大。 RC 不存在有编码方法实现满足误码率要求的速率为R的传信。 Shannon 证明码长N大时,随机选择的码以很高概率为好码。 问题:Shannon的证明是非构造性,如何构造好码实现定理目标? 实现ML译码的复杂性随N呈指数增长。 3.多用户信息论与网络通信 (1) 理论基础。两路通信系统(Shannon 1961)。 (2) 理论进展。 Cover, Schalkwijk, Van. der Meulen, Alswede, Slepian, Wolf, Wyner Liao(Universty of Hawaii), Han等。 (3) 技术成就。 CDMA(Virerbi, Qaulecom)的技术问题:联合检测和译码、均衡、干扰抵消、速率分拆(rate splitting)、功率检测控制等(Verdu, Shamai and Rimoldi)。 STC(Space time code),源于信息论考虑。 线性网络编码 合作编码技术 过去50年中Shannon信息论已取得巨大、丰富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在未来的50年中,Shannon信息论将继续繁荣还是趋向衰落和消亡? 在过去50年中也曾几次出现过类似的争论。如果信息论继续推动技术的发展,则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就会继续繁荣下去,否则会象近30年来的物理学所经受的萧条。 当前信息论对无线通信的重要作用为信息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无线频带资源的匮乏更趋严重,高效和高可靠性通信愈加依靠信息论的发展,同时需要更多的信息论人才。 Internet通信、移动通信、光存储、生物等领域将向信息论提出新的挑战。 4 未来的趋势 Shannon信息论在研究方法上的启示 1. 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五十年信息论发展的历史证明,理论必须结合(扎根于)实际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2.简化模型。理论的作用是浓缩知识之树, “简单模型胜于繁琐的现象罗列”, “简单化才能显现出事物的本质,它表现了人的洞察力”。 好的性能量度和复杂性的量度(信息量、熵、信道容量、商品等),常会引导出优秀的理论结果和令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