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4-2015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宝安区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一 历史
201.7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第部分(非选择题);试卷共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生号;用2B铅笔将对应的考生号码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二卷必须要用汉语做答案,其他语言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60分)
本部分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2.《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诸侯耕于东郊”的记载,《礼经》有“仲春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这主要表明
A.统治者“以民为本” B.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维护均田制
C.保护小农经济 D.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4.“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南宋叶适的言论揭示了
A.自汉到唐一直实行均田制 B.政府从直接分田转为立契收税
C.南宋开始出现了土地买卖 D.土地买卖税成了政府最大收入
.A. B.C.D..明朝后期,“末富居多,本富居少”,这一现象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C.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D.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营手工业的工艺水平最高 B.产品仅供国内消费
C.生产形式以大作坊生产为主 D.生产技术主要来自实践经验的积累
.魏源《筹海篇》载:“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魏源倡导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
C.兴办工业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此“创举”反映了
A.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1919年6月25日下午,在长沙一个靠摆摊维持生计家庭的九岁孩子放学回家,忽将摊上所摆仁丹、洋火及其父母所用的洋磁盆、牙膏等,凡属日货,一律掀掷于地,用脚踢毁。父母责骂,孩童则对骂父母是“凉血动物卖国贼”。影响孩子的事件可能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首次国共合作
.
15.“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A.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B.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17.
A..
C...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深圳市2012年高三二模试题英语.doc
- 广东省深圳市2012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doc
- 广东省深圳市2007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广东省深圳市2012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doc
- 广东省深圳市2012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
- 广东省深圳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2013深圳一模]附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市2013年高三教学质量测评地理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2013深圳一模]附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2013深圳一模]电子版附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市2012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综].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