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附解析.doc

广东省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附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附解析

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峥嵘/诤言 嗜好/谥号 殷实/殷红 B.偌大/诺言 酗酒/抚恤 供给/提供 C.飞镖/剽悍 塑料/追溯 角落/角色 D.诅咒/狙击 栖息/蹊径 艾草/怨艾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坊间讥弹不断。有人翻出他过去拒绝与异见作家一同参加研讨会的“陈谷子烂芝麻”,又有人指出他今年参与抄写《延安文艺座谈讲话》是宣扬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些都被认为是懦弱,是底线失守,与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主义倾向”南辕北辙。但作为一个体制内作家,这实际上又是无可厚非的。 A.讥弹???B.陈谷子烂芝麻???C. 南辕北辙?D.无可厚非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山崖对面二百多米处是壶口瀑布 ②我眼前突然模糊起来,看到的只是一片黄 ③山崖一侧是一块相对平坦的所在,我们在那儿停下 ④对岸的山是黄的,从那巨沟里翻滚下来的水也是黄的 ⑤深深沉沉的黄,浑浑厚厚的黄 ⑥河滩是黄的,河床也是黄的 ⑦它们组成一帧以黄为底色的硕大无朋的画,镶嵌在两山夹峙的河谷上 A.③②①⑥④⑤⑦??? B.③①②⑤⑥④⑦??? C.③②①⑤④⑥⑦??? D.③①②⑤④⑥⑦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 ③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④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⑤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⑥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海瑞任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 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仅仅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修斋醮,无人敢言,只有海瑞上疏。皇帝见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并下令左右把他抓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很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就恶人先告状,上疏诋毁海瑞。海瑞也多次请求退休,皇帝最终同意了。 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3分) (2)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2分) 鹧鸪天·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宿王昌龄隐居①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②群。 【注】①王昌龄未出仕前,隐居在石门山。常建辞官西归后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当时王昌龄外出做官,并不在此。 ②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分) ?() 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____________,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苏轼《》…….有三秋桂子,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与出路 苗蛮子 两个世纪之前,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圣哲文化与贤明统治等等,无一不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盛赞。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而在霍尔巴哈、波维尔等人眼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如果中国的法律变为各国的法律,中国就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作为归向的美妙境界。” 欧洲启蒙时代的中国观,当然是不完整的,也更是功利的——启蒙思想家笔下的中国,不过是他们按照“既定需要”主动剪裁了的文明片段。欧洲启蒙时代,启蒙思想家急需一种外力作为传统思想堡垒的突破口。而中国文化里恰好有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孔子思想中“有教无类”的不分贵贱的平等观念、中国科举制相对开放的人才选拔等等。于是,中国文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挑战神权的绝好武器。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