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湛江二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广东省湛江二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湛江二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西晋初年,有大臣向司马炎建议:“今四海业已大定……宜开启土宇,使同姓必王,建久安于万代。”该大臣主张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 B.实行了郡县制度 C.确立了皇帝制度 D.用泥土制作陶器 3.“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A.废分封,设郡县        B.设立中朝和外朝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丞相,设内阁 4.“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该制度应该始于下列哪个时期 A.汉魏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5.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6.1895年4月的一篇抗敌檄文中说:“痛哉!……从此不得为大清之民也!”发表此檄文的可能是 A.三元里民众         B.香港人民 C.义和团民众         D.台湾人民 7.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反映了义和团 A.运动的迷信色彩浓厚 B.具有学习西方的开明性 C.斗争锋芒直指清政府  D.对清政府保持高度警惕 8.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态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0.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11.右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 A.表明全面抗战必胜信念 B.歌颂国军取得首战告捷 C.庆祝日本侵华计划成功 D.呼吁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12.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字代“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A.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   B.取代清王朝的远大抱负 C.脱离不了专制主义的思想 D.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13.“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4.1913年袁世凯在一次演说中提出《临时约法》,“即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让他“身受苦痛”。由此可见《临时约法》 A.扩大总统权利          B.缩小内阁权利 C.维护民主共和          D.赞成独裁专制 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日军大规模侵华 B.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C.北伐战争的失败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6.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以博古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