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与空间》读后感.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交往与空间》一书出版于1971年,作者杨·盖尔(Jan Gehl)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多年来一直担任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主任。全书共四章,首先分析户外活动的种类和需求动因,其次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剖析场地规划的原则,最后提出一些关于场地设计的见解。1.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户外活动的类型: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1.必要性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 。2.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3.社会性活动——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不同程度的接触强度: 高强度 亲密的朋友 必然性 朋友 ↓ 熟人 随机性 偶然的接触 ↓低强度 被动式接触(“视听”接触) 组织性结论:1. 户外活动主要是位于强度列表下面的低强度接触,也就 是说很多接触都是浅层次的。 2. 低强度的接触是进一步发展其他交往形式的起点,这种发展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而是自然发生的,难以预测。3. 关注这些低强度接触,是为了可以深化人们的交往方式,使得城市空间更加有活力,是我们的设计的出发点和终点。户外活动的定量研究参考书目,得到墨尔本街头生活研究数据活动与行为的习惯:举例:马路上画家在地面上作画的过程中,总是吸引了众多的围观者,一旦画家离开了这个区域,人们便毫不犹豫地从画上面踏过。音乐也是如此,从唱片商店门口的音箱中飘出的音乐毫不引起人的注意,而手舞足蹈的街头艺人总会赢得过人的浓厚兴趣。 2. 《交往的天性》——人们不只是去看建筑,更主要的是去看别的人。人们天生就是彼此面向的人的。结论: 1.人们在户外逗留的时间越长,他们邂逅的频率就越高,交谈也越多。 2.低强度的接触是社会交往的基础。3.通过规划决策可以影响活动的类型。既可以通过改善户外活动的条件创造出富有活力的城市,也可能破坏户外活动的环境,使城市变得毫无生气。 2. 规划的先决条件社会关系与建筑布局社会交往的形成与否主要取决于居民之中是否在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方面有共同兴趣,如果找不到这些因素,就没有互相的交往的基础。用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可以丰富住宅群;通过安排穿过公共空间的住宅通路和合理的建筑布局等方式,可以引导居民形成某种活动模式。社会结构居住环境中的社会结构家庭有起居室。住宅围绕室外广场和室内的公共用房这两个公共空间来组织。整个居住综合体围绕着一条公共的大街布局,那里设有大型的公共活动中心。私密的程度“带有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和公共空间的分级化组织的住宅区。这种清楚的结构加强了自然的监视,有助于居民们了解谁“属于”这一区域,并有利于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一致决定。” ——奥斯卡·纽曼(Oscar Newman),《可防卫的间》知觉、交流、尺度 向前和水平的知觉器官人类的自然运动主要限于水平方向上的行走,速度大约为5km/h。当一个人向前看的时候,水平方向的视域可达到两侧的90。。向上和向下的视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行走的需要看清楚道路的原因,此时视轴线会向下偏移10。左右。 距离型感受器官与直接型感受器官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分析了人类最重要的知觉以及它们与人际交往和体验外部世界有关的功能。根据霍尔的研究,人类有两种知觉器官:a:距离型感受器官——眼、耳、鼻b: 直接型感受器官——皮肤、肌肉适宜的距离1. 亲密距离(0-45cm):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爱抚以及激愤等强烈情绪的距离。2. 个人距离(0.45-1.30m):是亲近朋友或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3. 社会距离(1.30-3.75m):是朋友、熟人、邻居、同事之间日常的交谈距离。4. 公共距离(大于3.75m):是用于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者人们只愿旁观而没有意愿参与这样的一些较为拘谨的场合。室外空间生活——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1. 儿童游戏:如果有小孩开始游戏,别的小孩就会受到启发出来参加游戏,这样一小群孩子的队伍会迅速扩大,一个过程便开始了。2. 荷兰建筑师F·范·克林格里(F·van Klingeren)用一个公式总结了他的城市生活经验:“一加一至少等于三”。结论:1. 正效应过程: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负效应过程: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2. 为了让正效应过程有机会发展,必须认识到:人及其活动是各种活动数量与待续时间的产物。3. 解决办法:保证有更多的人使用公共空间,鼓励每一个人逗留更长的时间。3. 集中或分散:城市与小区规划集中或者分散? 如果活动和人能够集中起来,单个的活动就可以相互激发。在场的参与者就有机会体验和投入别人的活动 ,自我强化的过程便由此产生。结论:1. 传统郊区的独户住宅和功能主义的点式公寓楼区是导致分散的原因,相反通过建筑物和功能设施的布局,尽可能形成紧凑的公共空间体系,尽可能便捷的步行交通及感受经历,就可以将人和活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