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案展示.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原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案展示

太原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案展示为缓解我市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改善广大市民公交出行需求,促进我市城市交通发展,太原市规划局委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与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编制了《太原市公共交通规划》。现将公交规划方案部分成果公示如下,希望广大市民参与到本次公交规划中来,为促进太原公交发展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为缓解我市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改善市民公交出行需求,我市编制了 《太原市公共交通规划》。昨日起,规划内容开始在市规划网上公示,征集意见和建议。 公交发展水平较低 截至2008年年初,太原市主城区共有122条公交线路,公交线路运营总长度1808公里,线路平均长度14.8公里,公交线网长度431.7公里,主城区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82公里。其中,主城区线网密度没有达到中心城区每平方公里3至4公里,边缘区每平方公里2至2.5公里的国家标准。 太原公交车拥有量1936台,每万人公交车拥有率7.7标台,对比石家庄、郑州、武汉、济南等16个发展规模类似的城市,太原人均拥有的公交车规模排在第15位,表明太原公交发展水平低于许多省会城市,太原公交发展尚待提高。 消除公交布线“盲区” 根据规划,我市公共交通的建设目标是步行到站的时间为中心区5至8分钟,外围区8至10分钟,保证95%市民一次公交出行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2020年公交比重将达到24%。 具体来说,中心区公交客流密度高,轨道网密度和覆盖率也高,在保证直达客流的前提下,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网,减少轨道交通走廊内的地面公交复线,依托轨道枢纽格局,实现中心区地面公交网络之间、地面公交与轨道网络之间的多层次换乘。在大型住宅区、汾东新区、高新区等城市新发展区域增加或延伸地面公交线路,一般在1至1.5万人口的居民小区要增设一条线路或做线路延伸,尽量消除公交布线“盲区”。 形成四层公交线网 太原市地面公交线网可分为四个层次,快速线路、骨干线路、一般线路和市域线路。 快速线路:是承担大容量的公交客流,为各客运走廊提供快速、准时、可靠的公交服务。快速公交与公交专用道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在于其整合了专用道路上的所有公交线路。规划地面快速公交线路4条,总长87.3公里。 1号线起自火车站,经长途客运站、五一广场、大南门、南内环路口至小店。2号线起自西宫,经漪汾街西口、下元、新建路口至北营火车站。3号线起自北营火车站至小店行政中心。4号线起自太钢新城枢纽至北营火车站。 骨干线路:为中运量的公交线路,从客流角度讲,骨干公交线路客流需求较大、运能配备能够满足客流需求;从行驶道路讲,骨干公交线路基本上全线覆盖客运通道、直达性好。 太原市2020年骨干公交线路34条。南北向12条:11路、27路、101路、102路、103路、610路、807路、877路以及规划线路4条。东西向有规划线路1条。西南/东北向9条:3路、606路、827路和规划线路6条。 西北/东南向9条:39路、105路、611路、813路和规划线路5条。环线3条:4路、104路、828路。 一般线路:一般公交线路2010年为130条,2020年约需200至230条。 市域线路:市域公共汽车交通为满足市域中心城镇与周边集镇的出行需求,将在市域轨道公共交通系统建成前发挥主导作用。 建设 17条专用道 公交专用道的规划是为了使得公交运营免遭道路交通拥挤的侵害,保障公交车在主要道路上的行车速度。通过对现状及未来的公交客流走廊进行分析,确定2020年太原市公交专用道17条,网络总规模为206.6公里。 具体为:兴华街-北大街、漪汾街-府东街-府西街、迎泽大街、南内环街、长风街、学府街、中心街、康宁街、和平北路-和平南路、西干渠路-晋祠路、新建路-平阳路-太茅路、太兰路-恒山路-涧河路-享堂路-五一路-并州路-坞城路、建设路-太榆路、化章街、规划中的十号线、新店路-涧河路-太行路、大昌路。 规划3类公交枢纽 交通枢纽是实现交通功能转换的场所,是不同交通方式、不同客流的转换点。其合理规划和设计对改善整个交通系统功能、提高运营效率和解决出行换乘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公交规划规划3类公交枢纽共23个,共计占地面积11.7公顷。 A类枢纽——以对外交通设施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具体有火车站枢纽、北营高铁站枢纽、武宿机场枢纽、太钢新城枢纽、南寒枢纽、西南枢纽、东客站枢纽、小店通达枢纽。 B类枢纽——随着太原未来小汽车的发展和城市化的空间拓展,未来城区外围使用P+R的小汽车换乘公交模式的出行方式将会大大增加,具体有小店新城枢纽、太钢西枢纽(汾西枢纽)、榆次枢纽、北格枢纽。 C类枢纽——以市内公交间换乘为主体的公交枢纽,具体有大南门枢纽、下元枢纽、迎宾枢纽、迎泽西枢纽、小店西南枢纽、机场南枢纽、西客站枢纽、动物园枢纽、晋祠枢纽、董茹枢纽、西宫枢纽。 公交停保场承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