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颐和园》第二课时_公开课研讨.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故知新: 作者主要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自主学文: 默读课文,选取最喜欢的景点段落, 思考:作者写了该景点的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把这个景点写具体、生动的? 总结回顾本课学到的写游记的方法: 1、搭架子: 按游览的顺序,首尾呼应。 2、写具体:(抓特点) 总写特点、分层描述(由内而外、由远及近) 。 3、写生动: 优美的词语 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课外作业: 1、除了颐和园,我国的“世界遗产”还有很多,如:北京的故宫、天坛;安徽的皖南古村落、黄山;福建的武夷山;四川的九寨沟……同学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继续了解。 2、把小练笔写完整。 18 颐和园 游记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移步换景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按游览的顺序 首尾呼应 写法:搭架子 颐和园导游示意图 大门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结束 返回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长廊 长 美 写法总结: 廊内 廊外 抓住特点, 由内而外 万 寿 山 返回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佛香阁 排云殿 返回 金碧辉煌 宏伟壮观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滑” 2、用优美的词语把景物写形象、具体。 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景物的特点写生动。 写法总结 1、抓特点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有树丛、琉璃瓦屋顶和宫墙。正前面,昆明湖上,游船、画舫在湖面滑过。向东远眺,可以望见几座城楼和白塔。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树丛、 树丛、宫墙 昆明湖、游船、画舫、 城楼、白塔 写法:由近及远,分层描写 宫墙、 昆明湖、 游船、画舫、 城楼、白塔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昆明湖静得像( ),绿得( )。 游船、画舫在湖面( ),几乎( )。 向东远眺,( )可以望见几座( )和( )。 昆明湖( ),( )。 游船、画舫( ),( )。 向东远眺,( )和( )。 返回 堤岸、小岛、十七孔桥 十七个孔 百根柱子 姿态不一的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返回 返回 游瀛洲生态园 拓展:小练笔 * 昆明湖全景图 * 昆明湖全景图 * 昆明湖全景图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