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抑郁症患者的爱情.doc
抑郁症患者的爱情
摘 要: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爱情心理学”为基础,分析《春分之后》的主人公――须永怪异的爱情观和爱情行为。须永实际上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他受疾病的影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了消极、悲观的想法,不可能对千代子产生真正的爱情。
关键词:夏目漱石 弗洛伊德 爱情心理学
1912年出版的《春分之后》是夏目漱石经历了“修善寺大患”后创作的首部爱情小说,也是夏目漱石后期文学作品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其整个文学生涯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同时,这部作品也是其写作风格发生转变后的首部小说,创作风格由前期对社会的批判转向对人的内心的深入思考和批判。因此,这部作品对研究夏目漱石文学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尽管作为“后爱情三部曲”的开篇之作,《春分之后》延续了夏目漱石“爱情三部曲”苦涩悲哀的基调,但男主人公须永的爱情观和爱情行为还是显得那样地让人费解,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运用弗洛伊德的“爱情心理学”来进行解释。
一、《春分之后》的主要情节
主人公须永市藏和表妹千代子从小就有口头的婚约,关系亲密,但他们之间并未自然而然地产生热烈的爱情,主要原因是须永认为他与千代子之间的关系“看起来都很平凡,不足以引起对异性的刺激”,[1] 242自己与千代子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恋人。因此,尽管须永的母亲竭力促成二人的婚事,千代子也对须永怀有相当的情愫,但须永本人总是躲躲闪闪,游移不定。
当千代子的爱慕者高木出现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须永的内心深处掀起了波澜,产生了强烈的嫉妒之情,“成了一个比别人嫉妒心要强两倍、三倍的人了”。[1]316
须永的嫉妒引发了他与千代子的冲突。千代子指责须永不仅懦弱,而且还一直把她当做是“一个疯疯癫癫的轻浮女人”,[1]330看不起她且不爱她,更不想娶她。须永做出了反驳,但在千代子一针见血的话语面前,他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二、须永的爱情心理学
(一)被激发的嫉妒
从《春分之后》的情节上看,再没有比这部作品更能体现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的小说了。
1910年,弗洛伊德在他的代表作之一――《爱情心理学》中,以精神分析的方式展现并解释了某些罹患精神疾病的男人的不同寻常的爱情行为和爱情心理。书中这样写道:“这种男人绝不选择‘无主’的女人为爱情对象……而只选择被其他男人占有的女人――有丈夫、未婚夫或男友的。在有些时候,由于这一条件变得如此强烈,以致这种“无主”的女人会被忽视,甚至拒绝,而一旦她与某个男人有了上述关系,这种男人即刻对她产生爱的情感。”[2]97
而在《春分之后》中,须永起初对待千代子这个指腹为婚的对象的态度是视如亲人而缺乏爱情,甚至可以说在爱情问题上,他对千代子是视而不见的。他不仅从未对千代子表示出情人般爱的意愿,而且多次对千代子的亲密言行置之不理,伤透了千代子的心。然而,一旦千代子与高木交往,须永就立刻醋意大发。当千代子说婚事已定,他的心立马翻腾起来,“从毛孔里钻出来的粘汗,从脊背和腋下淌了下来”;[1]255他对高木恨恨不已,竟然想效仿德国小说《思想》中的男主人公,当着千代子的面,把重重的文镇打进高木的颅骨。他还不断在千代子面前以其特有的方式,如讽刺、挖苦等显示其爱意。
(二)嫉妒之心产生的缘由
高木对千代子的追求引发了须永强烈的嫉妒感,但这种嫉妒并不是出于对千代子的真实爱意,而是缘起于他那敏感任性的性格。青梅竹马的日子,让他早已把千代子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虽然须永常常期望千代子早日嫁给别人,免除婚约对自己的压力,可当一个优秀得足以令千代子移情别恋的竞争对手出现时,嫉妒感却顿然出现,直冲脑门,让他失去了往日过于理智的情绪。
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爱情心理学来解释的话,那就是:“忌妒对这种类型的爱人是必需的。只有当他们能够忌妒时,其情感才能达到极致,女人也才获得了充足的价值。”[2]98也就是说,这种类型的男人想要的仅仅是这种嫉妒之心带来的快感,而不是要凭借嫉妒之心去支配自己的行为,产生真正的爱意。因此,他们“一开始对其爱者的丈夫表示忌妒……但在经过了许多事情之后,像许多这种类型的人一样,再也不把她的丈夫视为累赘之物了”。[2]98
果然,须永在高木出现后,嫉妒之情猛然爆发且不可遏止,但却并未促使他立刻行动起来。他觉得“这种嫉妒心是为了既不属于自己,也不去占有的千代子而燃烧起来的”,[1]276因此最多只是在千代子面前表达这种突如其来的嫉妒感而已,丝毫也没有夺回自己心爱女人的动作。
两相映照,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弗洛伊德的这本发表于1910年的心理学著作与两年后出版的夏目漱石的小说竟然是如此的契合,就像是一篇文章中的论点和论据的关系那样。精神分析理论领先于小说的创作,指出了上述特殊类型的男人的特点,而爱情小说的情节则证明了精神分析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