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意义.doc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的增强,法学界对法律全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的带动之下、在WTO的鼓舞之下,法律全球化开始成为一种强势的话语力量影响着传统法学的话语体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是最引人注意的问题之一。经济的全球化并没有如一些学者所期待的那样直接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大市场,反而加剧了本来就有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矛盾。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 法律文化 法治现代化 一、西法东渐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失语”现象 从历史上看,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建设始于清末改制时期。由于军事外交上的屡屡失利,当时的学者们对外国的学习也逐渐由坚船利炮意义上的器物层面和政治议会意义上的制度层面,过渡到民主法治意义上的文化层面。在这种情况下,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学习和对法律制度的借鉴便成为中国法学的一条必经之路。而中国古典文献所遗留下来的法律传统,以及古典文学所隐含的一些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可能对现代法治具有积极意义的法治精神,未引起足够重视。这样一来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当时的中国法学似乎是一个没有传统的学科,它没有自己的话语。在这场貌似轰轰烈烈的西法东渐运动中,中国自身的声音被湮没了,中国几千年的法律传统也被无情地冲刷掉了,似乎中国法学是一个没有传统、没有历史或者没有自我的研究领域,因为我们听不到中国法学界自己发出的声音,借用文艺界的一个术语来说,中国法学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 现如今,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全球化环境中国际交往的频率加剧以及国际语言的通行,法律在法律移植的新的制度环境里使用无碍,但是,倘若用它们作为工具来研究中国的历史,或者,来表述一种已经成为历史的不同的法律经验,就会成为一件极易出错的事情。“失语症”意味着丧失了反思和独创的能力, 而失去了反思与创新能力的学术界是无法承担起文化重建的历史重任的。西化与本土化”之争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中国的法治发展模式中的“建构论与进化论”之争。 二、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价值及对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一)“以德配天”的德治思想——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西周时期,周公认为,“天命糜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对人间君主亦无亲疏之别,天命只授予有德者,这是西周法律思想上的一大进步,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统治者,使得后继者崇尚德治,提倡德教,重视道德教化、纲常名教手段,强调道德自觉与追求理想人格的统一,具有其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德治”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仁政”思想,反对过重剥削和压迫人民,有利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具有合理因素;“德治” 在法律上的表现为反对“不教而诛”,主张“慎罚”,反对专治刑罚,注意分化瓦解和缩小打击面,从而有利维护社会的稳定,促使刑法思想和技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即使是为现代法治所不容的“亲亲互隐”思想,其实蕴含了“法律不强人所难”的智慧,“与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直至今天的法律并不相违,相反,这恰是具有人类性的,符合人性、人道的,因而是最具有普遍的”。最后,中国古代在德治上提倡的是“贤人”政治,注重官员品行,要求能够贯彻执行制度,遵法守纪,克己奉公,处处起到榜样的作用,这对于今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慎刑思想————保留死刑,限制死刑的死刑制度渊源 “慎刑”思想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慎刑”思想最初从西周统治者从殷“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教训中得来,经过历代的发展,不断完善。西周的“明德慎罚”思想是慎刑思想的最初表现。汉代在儒学与阴阳学等影响下发展为“德主刑辅”,至盛唐时期发展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此后,宋、明、清在慎刑制度上进一步发展完善。它体现了重视人事与人命的人本主义精神,是对百姓生命和身心健康的关注,是统治者“仁政”、“爱民”的具体体现。在具体制度方面,历代一直强调谨慎用死刑,死刑案件必须经过最高审级严格审查,奏请皇帝才可执行。在三国两晋时期形成了死刑复奏制度,至唐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死刑复奏程序,如唐代执行死刑,必须在行刑前三次奏请皇帝批准,方可执行,即“三复奏”。即使到现代,死刑立即执行也要经过最高法院批准才能执行。死刑中国古代这种慎刑、恤刑的传统,这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基本价值观念,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从我国现代的司法实践中来看,“慎行”思想在现代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如《刑法修正案(八)》中对一部分罪名的死刑废除主要是一些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比如: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金属凭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此外还有传授犯罪方法罪。以上犯罪已经不适用死刑。 还有“审判时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