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1
2010年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1
1.如图1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 ?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 ? ?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 ?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 ? ?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 ? ? ? ? ? ? ? ? ? ? ??有关。
图1 图2
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2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 ?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 ? ? ??。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 ? ? ? ? ? ?。
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图3 图4
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0° 17° 24° 30°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1 30 15 缩小 倒 2 20 20 等大 倒 3 14 35 放大 倒 4 10 / 不成像 / 5 8 / 放大 正 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第5次实验中,从_______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_______一侧放大的像。
7.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 ?)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2)图5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 min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状态,图5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 。
图5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8.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张怡然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沸腾进的规律是: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2_数轴(第1课时).ppt
- 2.1物态变化(第1课时基础知识).doc
- 1这是我的家PPT(数学).ppt
- 1营养学概论.ppt
- 2-3熔化和凝固.doc
- 2.3熔化和凝固1.doc
-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副本.doc
- 2.4升华和凝华1.doc
- 2.一面第一课时.ppt
- 2.构建身边的网络.doc
- 2.2海陆的变迁1.ppt
- 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历史试卷.doc
- 2012年第17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一网络版试卷.doc
- 2.7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专题.doc
-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历史答案.doc
- 2013-2014下高一下期末(13级).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4.1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2课时.doc
- 2013091418061303.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4.1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1课时.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专题4第2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作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