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头痛(偏头痛)针灸诊疗方案
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方案说明:本方案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偏头痛的针灸科门诊患者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头风的诊断标准
(1)主要症状: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部位为单侧、前额或全头的疼痛;程度为轻、中、重度;疼痛性质为搏动痛、刺痛、绞痛、烧灼痛、隐痛、触痛等;疼痛时间不等,可以数小时、数天或呈慢性疼痛。
(2)辨经:分为阳明、少阳、太阳和厥阴头痛。太阳经头痛,以后头部疼痛为主,下连于项部;阳明经头痛,以前额部及眉棱骨疼痛为主;少阳经头痛,以头侧疼痛为主,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以巅顶疼痛为主,或连及目系。
(3)辅助检查:血压;头颅CT或头颅MRI除外颅内病变。
2.西医诊断标准:依据2004年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Ⅱ)原发性头痛(偏头痛)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伴先兆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
(1)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 B—D;
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不成功);
C:头痛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中的2条:
1)单侧;2)搏动性;3)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4)日常体力活动可以加剧或造成避免日常体力活动(如散步或爬楼梯)
D:在头痛期间至少具备以下中的1条: 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和畏声 。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2)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二次发作符合标准B
B:至少有下列4种特征中的3种
1)出现一种以上提示脑功能障碍的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
2)至少一种先兆症状逐渐发展超过4分钟以上,或两种以上症状连续出现
3)没有单个先兆症状持续60分钟以上
4)先兆与随后的头痛间歇小于60分钟(头痛也可能在先兆之前或同时开始)
(二)症候诊断:参照脑病科“头痛(偏头痛)症候诊断标准。
(三)疾病的分期
1.发作期:偏头痛发作或先兆症状出现。
2.缓解期:偏头痛缓解。
二、治疗方案
(一)取穴:
1.主穴:百会、神庭、头维(双侧)、率谷透角孙(患侧)、风池(患侧) 、太阳(双侧)、内关(双侧)。
2.辨经加减穴:
太阳头痛加昆仑(双侧)、后溪(双侧);
阳明头痛加合谷(双侧)、内庭(双侧);
少阳头痛加外关、阳陵泉(双侧);
厥阴头痛加太冲、丘墟(双侧)。
3.辨证加减穴:
气血两虚:三阴交、足三里(双侧);
脾肾两虚:气海、太溪(双侧);
痰浊阻络:丰隆 、天枢(双侧)、膻中;
瘀血内停:血海(双侧);
肝阳上亢:太冲(双侧)、印堂。
(二)针具:选用30号1.5寸、2寸华佗牌针灸针、火针。
(三)刺法:头部穴位1.5或2寸毫针平刺。平刺时先斜刺到帽状腱膜下再平刺并捻转,术者须感到针下明显阻力,患者胀(痛)得气。其它穴位直刺,患者须有得气感。补泻方法:捻转针体180度,共5-10次,1-2分钟内完成,留针30分钟。
(四)电针:百会、神庭可加电针,韩式电针仪选取2/100Hz频率,以患者局部有跳动感为度,时间15分钟。
(五)火针:阿是穴可火针点刺,阿是穴酒精消毒,暴露针刺点,酒精灯将火针烧红后迅速刺入拔出,每周1次。
(六)灸法:百会穴雀啄灸或选取热敏穴位热敏灸,以局部皮肤微红或穴位热感传消失为度,患者为阳性体质慎用。
(七)疗程:每周治疗3次,疗程≤28天。
(八)中药中成药疗法:参照脑病科“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三、疗效评价
(一) 评价标准
参照《临床疼痛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7年1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根据主诉疼痛程度的分级评价疗效:
显效:疼痛减轻2度以上。
中效:疼痛减轻约1度
微效:疼痛稍有减轻,远不到一度。
无效:疼痛无缓解。
2.根据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
临床治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75%
显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50-75%
有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25-50%
无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25%
(二) 评价方法
1.针对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进行积分计算。
2.针对疼痛频率
疼痛天数、发作次数减少比例法进行比例计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0284.pdf VIP
- 新高一,第一次月考反思总结-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22-23年九上《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pdf VIP
- 国开(SC)-安全原理-第4次形考作业-学习资料.docx VIP
-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14886-2016.docx VIP
-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VIP
- 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语文工作总结PPT.pptx
- 2025至2030中国增塑剂(塑化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智能学习环境构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民营经济促进法与案例讲座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