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四书集注.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精品资料]四书集注

前 言 问:世界有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乎?曰:唯唯,尚否。辜较论之:古往今 来,固无世无学林拔萃之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其人不言,言必有中。或一言兴邦(《论语·子路》), 或格物致知 (《礼记·大学》),或兴观群怨(《论语·阳货》),或循循 诱人 (《论语·子罕》)。发为文章,辑为语录。诚有悬诸日月而不刊者也, 所谓 “经典”者,——经,常也(《广雅·释诂》);典,常也(《尔雅·释 诂》),从册在兀上,尊阁之也 (《说文》)。——殆谓此也。然以今之唯 物辩证法观之,固无世无学林拔萃之人,而亦无不受时间、空间之限制,谓 其所有言行放之四海而皆可合,律以万古而无不同,字字句句是真理,世世 代代要照办,其然,岂其然乎? 问:吾国孔、盂之书如何?曰:大哉!固哉!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书也而有斯疾也!虽其人称为圣贤,其书尊为经典,而时人已有讥其道之 不行者,后世更有问之刺之者;非好事者为之,其人其书实有瑕疵可指者。 而自其大体观之,具体言之,孔、孟之言诚有不可毁者在焉。 “为政在人, 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 (《礼记·中庸》)“仁 也者,人也。” (《孟子·尽心下》)“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 生而为人,而不重人、不爱人,可谓仁者乎?天地间人为贵之说,盖孔、孟 为首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两千馀年 前早有此民本思想,光辉闪耀,万古不灭。“言则世为天下法”(《礼记·中 庸》),不谓之悬诸日月而不刊,可乎?质言之:孔、孟为吾国传统思想文 化最重要之代表,其人自有其不朽处,其书自有其光辉在。欲了解、研究中 国文化吏、哲学思想史乃至教育史、文学史,孔、孟之书面不可不读者也。 问:孔、孟去古未远而距今已遥,古今言殊,今人何由明之?曰:今人 读孔、孟之书,时贤之注可资参考,而前修之注亦不可不读。南宋朱熹所撰 《集注》(原名《四书章句集注》),用力颇勤,如张之洞《劝学内篇》所 说,有为其他注家所不及,大可一读。 问:其详可得闻乎?曰:试略言之。四书,即 《大学》、《中庸》(均 取自 《札记》)、《论语》、《孟子》,合四书而注之,始于朱熹(1130— —1200)。探其用意,盖以为曾参著 《大学》,子思著《中庸》,孔子经由 曾参、子思而传至孟子,儒家道统于是乎在。孔子弟子三千, “而曾氏之传 独得其宗” 《大学章句序》)。《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 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中庸章句》)。朱子私淑程子,又引 程子云: “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 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 (《读论语孟子法》)又云: “程氏两夫子出,而 有以接乎孟氏之传。” (《大学章句序》)程氏之后。舍我其谁?朱予以儒 家道统继承人自命,瘁心力而注四书成,儒家道统有所承,而程朱理学亦大 明于世。其书可读,不惟可藉以读孔、孟之书。且可资以明程朱之理。南宋 绍熙元年 (1190年)首次刊印此书 (见朱子《书临漳所刊四子后》一文), 迄今近八百年。元延祐后六百年间,科举奉为圭桌,士子用作金砖。丙午之 乱及其后十年浩劫,大革文化命,孔、孟、朱子之书皆无从读,故后生青年 鲜有知晓孔、孟之真面目者;于朱子,则仅闻其有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 人之身”一语而已。 问:是间接知之也。然则此语亦所谓悬诸日月而不刊者耶?曰:唯唯, 否否。朱子有朱子之弊。 “读其书者,要当于大义微言求其根本。”四库馆 臣已言之矣。论其大义微言,亦当自具限力,此则无烦赘言者。 问:世有所谓版本之学。读朱子 《四书章句集注》,以何本为佳?曰: 鄙意 《四部备要》本可读,惜无新式标点,青年后生恐不易读耳。其书错讹 甚少,故云可读。近年有新式标点本问世,青年读者颇得便利,惜未精校, 错讹甚多,反不如 《四部备要》本之可靠耳。戍慨然有感于此,值今国家升 平,文化研究、古籍整理蔚然成风之盛世,奉命校理此书,并改造旧行版式, 奉献读者。四书五经旧注,历来繁体直排 (近年岳麓书社有简体直排本《四 书集注》)。今将朱子此书改为简体横排,并将经与注逐段分排,以利诵读, 于青年读者或不无神益。犹有须作说明者,谨述如次:一,除数码外,不曾 阑入一字。 二,原书注释,光形、音,后义训。今则代为改编,大体依原文字句先 后为次序,形音义并下。如 《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句,原书先说 音: “愠,纡问反。”然后释义:“温,含怒意。”今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