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让教学导语诗意化》
论文题目:诗歌让教学导语诗意化
作者:王爱迎
职务:语文教学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职教中心一分校
地址: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鲁泰文化路511号
电话邮箱:way7207@126.com邮编:255100
个人简历:王爱迎, 女,现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出生于1972年,1989年考入山东淄博第二师范学校读书,1992年毕业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2005年调入淄川职教中心任教至今,一直从事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撰写的教案、论文多次获得省、市级表彰。
诗歌让教学导语诗意化
摘要:精选诗歌设计教学导语,诗意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让其轻松愉悦地走进文本,在诗意氛围里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培养诗情,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关键词:诗文联想,诗文引申,诗文导入
“万事贵乎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语文课堂教学妙用诗歌导入,创设诗意情境,可使导语诗意化,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 诗文联想,激发学习情趣
教学古诗词,用其他诗歌名句类比导入,引发学生类似联想,可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展开新课。
比如柳永的《雨霖铃》教学:我用《诗经》、李商隐、李煜、徐志摩的离别诗句及精到解说导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代离人的愁思如依依杨柳、翩翩飞雪;“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的离愁别恨恰似春草无边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的离别之痛如群芳凋逝。“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留一片美好给康桥,是志摩的惆怅与忧伤。真是“多情自古伤离别”。让学生初步体会古人离别之情,体会环境渲染及比喻手法的情景交融,自然导入《雨霖铃》,从情感与知识层面上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二.诗文引申,创设问题情境
诗文提示问题,引导学生迅速指向学习目标;精心挑选诗句,迅速巧妙地缩短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关联主旨,说明与文本主旨的密切联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
如小说《永远的蝴蝶》是一幕爱情悲剧,女友雨中寄信发生车祸,令人眷念痛悔。以伤心离别的爱情诗导入引发学生独特的思绪:“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仲卿与兰芝相依相恋;“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化彩蝶”是山伯与英台的爱情绝舞。美丽的双飞蝶是爱情的化身。现代版的《永远的蝴蝶》为我们讲述了怎样的爱情故事。为课堂教学创造哀婉的氛围,为文本教学营造凄美的背景。
《中国古代的服装及其他》旨在说明古代服装及与身份、阶级地位的关系。用《蚕妇》及《卖碳翁》的诗句巧妙导入:“昨日如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养蚕人辛劳而贫穷,穿不起“罗绮”;如果有钱呢,可以穿吗?(一问)(逆向思维)。“翩翩一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穿黄衣与白衫的人是谁、什么身份?(二问)“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为什么纱与绫可以充做买碳的钱呢?(三问),通过“三问”直达主旨。
通过诗句选用及引申问题,提高兴趣,以此引起学生急于了解文本的渴望。不但拉开文本教学的诗意序幕,而且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诗文导入,妙在与文本浑然天成
在诗歌的海洋里,捡拾一两粒精美的贝壳,并不算难。关键在于如何巧妙的与文本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或情趣,或意境;或提问,或直入;这需要费一番心思。
譬如《离太阳最近的树》最初设计导语:“万条垂下绿丝绦”是贺知章的柳树的柔美,“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陈毅的青松的高洁,“枝丫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是茅盾的白杨的挺拔,著名女作家毕淑敏也写过一篇树,它是怎样的呢?虽设问引发联想思考,但过于散漫,无法指向文本目标。
最后改为:诗人李瑛曾说过“我是长在长城脚下的一棵树,我是长在黄河岸边的一棵树,我能讲许多许多个故事,我能唱许多许多支歌”。而今天我说:我骄傲,我是长在雪域高原上的一棵树,能讲许多个故事,会唱许多支歌。(屏幕展示红柳组诗)“依依红柳满沙滩,颜色何曾似绛霞。自生自长荒野中,吐穗鲜如百日红。最喜迎人开口笑,却羞卖俏依东风。”(师生诵读)指向明确,并让学生认识红柳的生长环境与精神,由此敬佩感叹于荒漠红柳的顽强生命力。
具有抒情意味的诗歌导入,以特有的文学情趣引起感情共鸣,师生诵读中创设出激昂的课堂气氛,且与本文意境紧密关联。在诵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画面由“长城脚下,黄河岸边”到“雪域荒漠”,由泛指的“一棵树”,到实指“红柳”。思维由发散到集中,目标直接锁定红柳,在浓郁诗情中开始了新课学习。这是我最得意的红柳导语,它的文学性,关联性、迅速指向性成为一堂课成功的一半。
充满诗意的课堂导入,既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走进文本,又能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羽翼,在诗意氛围里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十三中分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pdf VIP
- NBT10731-2023年煤矿井下防水密闭墙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 手术室护理质量改进与患者满意度提升.pptx VIP
- 2021年北京市房屋修缮工程计价依据——预算消耗量标准 安装工程 第七册 通风空调工程.docx
- 一种立轴半伞式水轮发电机组刚性支撑电动盘车方法.pdf VIP
- 分析三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可直接打印).h.docx VIP
- 水葫芦资源化利用报告表.pdf VIP
- 高中英语3500词【打印版】乱序版3500词汇(带音标120页).pdf VIP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pdf VIP
- 认识旅行社计调部课件(共23张PPT)《旅行社计调业务》(中国言实出版社).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