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3中国古代汉语文学作品选(二)宋代部分.docxVIP

00533中国古代汉语文学作品选(二)宋代部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0533中国古代汉语文学作品选(二)宋代部分

 宋代部分柳永《雨霖铃》原名三变,字耆卿,又称柳七,后世称柳屯田。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的都市繁华,在词的题材上有新的开拓。柳永精通音律,善于铺叙,在艺术格调上可分两类:一是抒写自己怀抱的雅词,一是为乐工歌会写的俗词。俗词词句清新,表现大胆,然俗而不鄙;雅词音律谐婉,森秀幽淡,然雅而不涩,故能雅俗共赏。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作者在倾吐离愁中抒发了身世之感。此词当为作者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的惜别之作,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作者以凄清的秋天为背景,描写一场难分难舍却又迫不得已的离别。词中有离别的痛苦,又有作者自身仕途失意、江湖漂泊的感伤。本来仕途已是失意,而今又要与恋人久别,两者交织,作者倍感内心愁苦,前途黯淡。作者在词中表达的这种感情在当时中下层文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全词围绕“伤离别”来构思的特点,层层铺叙,层次十分清晰。可分三层:上片开头到“留恋处、兰舟催发”写都门分手时凄凉冷落的清秋景色和难分难舍的离别场面。“执手相看泪眼”到“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时伤感。下片写分别之后想象,设想离别后相思之苦。点染、铺叙:“念去去”是点,点明这次分别是去而又去,远而又远。“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三种景物加以渲染,衬托出“去去”的水远山遥和离情的深沉凝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点,然后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具体形象来构成一种伤秋伤别的情感。点染、铺叙交纳使用,从而化虚为实。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泣露)晏殊,字同叔,世称晏元献。范仲淹、欧阳修出其门下,词风温润秀洁,和婉明丽,含蓄中见思致感伤中见旷达。有《珠玉词》传世。这是一首深秋怀人之作,表达离别想思的凄苦。作者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绘和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表达了离别想思的凄苦以及对所爱之人的深深思念。作者采用拟人、对比、反衬、暗示等手法表达想思之苦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此词主要表现上片写行人的离愁,下片写行人对思妇的思念。全词抒写行人春日触景思人的羁旅情怀。化用诗句,暗用典故,富于联想:“候馆残梅”暗用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诗意,驿路梅花含怀人之意。“溪桥柳细”如李白“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让人想起折柳赠送别,见柳伤别之意。“草薰”、“风暖”化自江淹《别赋》。而“离愁”两句化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整个上片无一句无来历,却融合得了无痕迹,表现得情深意长。欧阳修《秋声赋》这是一篇体物写志的文赋,以及文赋的体式特征。此篇开宋代文赋的先河,是宋文名篇。本文作于宋仁宗嘉佑四年,作者时年五十三岁。自二十九岁为范仲淹被落职理上切责司高若纳,初贬武夷。通过秋声、秋色的描绘和秋情、秋感的抒写,意在告诫世人万物皆有规律,不必悲秋恨秋,表达了自己人生多艰但又力求超脱的心情。○描绘“秋声”:先用风雨、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再从“色、容、气、意”四个角度进行形的秋声写得有声有色,描绘了一个个性鲜明、感情丰富的“秋声”的形象。○结构圆活流转,内在层次衔扣自然。首尾以写景相映照,由听秋声、状秋声,到议秋声、叹秋声,连类比附。四段之中都插入感叹词,一唱三叹。朋党论这是一篇驳论文。是一篇时政性很强的言议论文,观点鲜明,不枝不蔓。作者紧扣中心意图,讲道理,摆事实,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写作背景:这篇文章作于宋仁宗庆历中四年。宋仁宗,朝中分别以范仲淹、吕夷简为首,形成两队。欧阳修身为谏官,“虑善人必不胜”,便写此文进呈仁宗,进行辩护与反击,希望仁宗能别真假,权衡是非,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使天下得治。文章有力地驳斥了保守派的攻击和污蔑,肯定了革新派团结一致搞政治改革的进步行动,指出皇帝是否能辨别“君子”、“小人”之党,并且坚决黜退小人之伪朋,进用君子之真朋,事关国家的治乱兴亡。主旨:一是朋党之说“自古有之”;一是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一是人君要善于辨别。本文成功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人君用小人之朋,则国家乱亡;用君子之朋,则国家兴盛。论证特点:不枝不蔓,中心突出,有理有据,剖析透辟,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月》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为文重视社会意义,讲究实用。散文风格峭拔奇崛,笔 力雄健,逻辑严谨,辨理深透,语言精练。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歌曲》这是一首怀古词。怀古词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古迹等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等表达感慨、托古讽今的词作。王安石这首《桂枝香》的题目即“金陵怀古”,是一首怀古词。此词题旨。表现了一位政治家居安思危的眼光和胸怀,以六朝盛衰为抒情背景的现实指向。作者以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襟来俯仰古今,通过怀古谴责六朝君主繁华竞逐,不修政事,武备衰弛, 导致亡国。实有借历史警诫当朝之意。 层次内容:本篇大体上是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