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道德与制度——语言哲学能搭起“实然”与“应然”之桥?.pdfVIP

语言、道德与制度——语言哲学能搭起“实然”与“应然”之桥?.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语言、道德与制度——语言哲学能搭起“实然”与“应然”之桥?.pdf

2004年 5月 第25卷 第3期 孽岳论 DongYueTribune May.,2004 VO1.25 No.3 【韦森学术文论专栏】 主持人:-~.itk 【主持人简介]韦森,原名李维森,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1953年出生于山东省单县,1982年获 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后,曾在山东社会科学院《东岳论丛》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数年。1987年受联合国资助,赴澳大利亚 国立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留学。1989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8年 9月回国执教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0年 9月至2001年 3月以正式访问教授身份赴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访 学。自80年代初以来,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e-界经济》、《开放时代》、香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季 刊》、纽约《知识分子》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报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并经常在(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学消息报》和《经济学家 茶座》等国内有影响的报刊上撰写专栏文章和学术随笔。学术专著主要有:《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版);《经济学与伦理学:4g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文化与制序》(上海人民出版 社 2003年版)。主要译校著作有:盖瑞·米勒的《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道格拉斯·盖尔 的《一般均衡的策略基础:动态匹配与讨价还价博弈》(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并著有个人随笔和论文集《难得糊涂的经 济学家》(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经济学如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语 言 \道 德 与 制 度 — — 语言哲学能搭起“实然”与“应然”之桥? 韦 森 (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 ,上海 200433) [关键词]实然;应然;语言;道德;制度;生活形式 [摘 要]通过对当代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约翰·R·塞尔“如何从‘实然’中推 出‘应然”’一文的商榷,这篇文章 对哲学、伦理学与经济学交叉领域的一些深层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发现,塞尔试图用语言哲学推理的五个语句 “七巧板”来试图在道德哲学中的“实然——应然鸿沟”上搭建桥梁的努力是徒劳无功的。通过对当代语言哲学和元 伦理学一些深层问题的讨论,作者认为,即使接受进化论的一些理论断想,我们今天也可以猜测到,人类的语言、道德 和理性是在同一个过程中演化生成的。最后,这篇文章还讨论了语言、道德与制度的关联,并阐述了中国著名经济学 家汪丁丁所提出的“产权是道德之神”命题和韦森最近提出的“道德是产权之魂”命题的理论涵蕴与现实指向。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4)03—0027—16 “作为逻辑学的一个特殊分支,伦理学存在的依据在于回答‘我应该做什么?’这类问题之指南 的道德判断功能”。 — — 黑尔(Hare,1964,P.172),《道德语言》 1,引 言 自休谟以来,或严格来说 自康德的批判哲学的建构以来,在哲学界和伦理学界有一个普遍的理论共识 , [收稿日期]2004—04—09 [作者简介]韦森,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学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作者感谢浙江大学的 汪丁丁、叶航教授以及宋澄宇、王永钦、席天扬、皮建才、方钦以及浙江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许多师生对这篇文章的评论,也 感谢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 目KBH3259514的支持。这篇文章是该项目基金所支持的笔者“语言与经济学的制度 分析”研究的部分成果。 27 尊岳彳台 2004.3 那就是不能从“实然”(is)推出“应然”(ought)来。在《人性论》(Hume,1739/1946,PP.455—470)中,基于其情 感论的道德哲学论辩理路,休谟曾严格区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提出从实然推不出应然 ,相应地也不能 从理性推理(审慎推理)推导出道德(情感)。休谟的这一洞见 ,在近现代思想史上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也 因而曾被当代著名英国伦理学家黑尔(Richard M.Hare,1963,P.2;1964,P.29)和当代政治哲学大9 罗尔斯 (John Rawls,2O00,P.82)称作为“休谟法则”(Hume S Law)④。 这一休谟法则,不仅对近现代哲学和伦理学的理论发展影响甚巨,已成为现代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理论研 究和学术发展所绕不过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而且也应该构成经济学推理——尤其是对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 学以及博弈论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来说——的一种深层“支援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 。然而,尽管哲 学家和伦理学家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