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时提升作业(十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docVIP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时提升作业(十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日或两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这首词上片选取斜柳、    、    、    、烟雨等暮春景色为下文表达思乡之情做了铺垫。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 ? ? ? 【解析】作者思乡但还不能对老朋友说,这是一种无奈,这三个词语引领出来的动作把这种无奈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答案:表现的是一种无奈,作者始终无法排遣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讲台挥洒一刻】 思乡怀人诗之鉴赏要点 (1)了解常见的思乡感情: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 (2)分析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3)表达思乡之情的技巧。 ①触景生情: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③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④因梦寄情: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⑤妙喻传情:乡愁。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 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3.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答? ? 答案:“嫌”,嫌弃,把残灯拟人化。作者衷心感谢这盏残灯不嫌弃自己,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 4.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 【解析】除夕之日本是家人团聚之时,此时诗人却远行在外,“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写出宦游在外的孤独寂寞;“病眼不眠非守岁”,病中更添感伤;“乡音无伴苦思归”,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新沐头轻感发稀”,刚洗了头发,却忽然发现头发稀少了,以至自己都感觉头上轻了许多,时光飞逝,暮年将至的无奈与感伤流露无疑。 答案:客中的孤寂;病中的感伤;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无奈。(如答“同情与忧虑百姓的疾苦”也算一条)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5.“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有情”“无情”把风人格化,写出了物象变化快的特征;以“潮来”“潮归”,比喻人世的聚散离合。联系主旨体会词人的感情,既有对世事变化快的感慨之意,又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答案: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象变化快的特征,表现词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之意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或:比喻。以潮涨潮落喻人世的聚散离合,表现词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之意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6.下片蕴含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 【解析】“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写西湖湖景。上片的江,下片的湖,都是记述他与参寥的游赏活动,表达出对交游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写与参寥的相知之深;“愿谢公雅志莫相违”,写离别之际对参寥的劝慰;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