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瀚海雄风(一).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回 单骑一剑江湖客 万里西风瀚海沙 紫塞黄云望眼遮,征鞍未解又天涯,可堪绿鬓斗霜华。 剩水残山思故国,荒沙瀚海乏仙搓,豪情犹在莫兴嗟。 —调寄浣纱溪 漠漠黄沙,骄阳似火。这正是蒙古库里戈壁上最炎热的季节,七月里的 某一天的中午时候。 大地都好似喘不过气来,在这万里无垠的大沙漠上,一切都好似静止了, 看不到什么有生命的东西,只偶尔可以看见沙石堆中绽出的几根野草。可是 就连这沙漠中生命力最坚韧的野草,也已经枯萎焦黄,纵有风来,它也不会 迎风起舞了。 没有静止的只有流沙。一阵狂风过后,流沙四散,俨若惊涛。沙跟着风 移走,就像水在地面上流过一样。风沙起处,阳光也染成了一片黄。黄沙漫 天的迷离烟雾之中,略略带着一些淡紫的轻蓝色,使人远远望去,总好像那 遥远的地方是一个浩瀚的美丽的海洋一样。可是任是眼睛再好的人,也看不 清楚哪儿是天地相接的地方! 这真是天地间罕有的奇观,只有在大戈壁才能见着的奇景。 在这万里无垠的大沙漠上,当真是一切都静止了吗?在这七月里的中午 时候。 不,这只是往常的情形,但今天却有例外。 除了流沙之外,还有一个人。他是一个约莫二十三四岁的粗豪少年,骑 着一匹马,正在库里戈壁上冒着风沙前行。 这少年从来没有过在沙漠旅行的经验,此际他正震惊于眼前的奇景,心 里想道: “前人形容‘瀚海’(沙漠)的流沙说是:‘积河成阜,状如惊涛。 遇风则流,乍聚乍散。’形容得真是一点不错。”这少年人是从中原来的, 他曾经为了这次深入漠北的万里壮游做过一些准备功夫,读过一些有关沙漠 的游记,学过蒙古的语言,看过许多有关蒙古各个部落的风土人情的记述。 但如今身历其境,他只觉得书上所描写的远不及他所见到的十一,是如此的 雄奇而又如此的令人怵目惊心! 这少年只是震惊于眼前的奇景,却无心欣赏这眼前的奇景了。在这样炎 热的阳光底下,他的整个身体就像一块块要溶化的羊脂,他骑的一匹千中选 一的口外良驹,也在口吐白沫,几乎走不动了。而且更要命的是,他所带的 干粮和食水也快要用完了。 这少年在黄沙漫天之中,吸了一口热风,只觉身体就似要着火焚烧似的, 十分难受。他想喝一口水,一看水壶里的水,已是只剩下薄薄的一圈了。这 个大沙漠不知何时方能走出,他苦笑一声,只好又把壶盖盖上。 这少年苦笑一声,心里想道: “人生际遇之奇,往往出人意外。我以为 是要到江南去的,谁知却到了漠北来!” 原来这少年姓李名思南,本是山东武城人氏,这次他到蒙古来,乃是奉 了母命来寻访他父亲的。 山东武城早已沦陷在金国的统治之下百有余年,南宋偏安江南也差不多 有一百年了。李思南本来是将门之后,他的曾祖曾在韩世忠手下当过一个中 级军官,宋室南迁之际,没有随行,从此便以务农维生。到了他的父亲李希 浩这一代,家道中落,和一般农户,已是没有多大分别。李家的家传武艺, 也因数代务 农,逐渐失传,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李希浩,只是会一些寻常的 弓马,谈不到有什么武功了。所幸他知书识字,在乡下开了一间私塾,务农 而兼教学,勉强也还可以混混日子。 金章宋泰和六年 (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一二○六年),铁木真统一蒙 古,受各部落推戴为 “成吉思汗”,兴兵伐金,李希浩被蒙古兵掳去作夫子。 这次战争,因蒙古有事于西夏而移兵西向,金国得以苟安。但金国的战争结 束了,李希浩却没有得到释放,推想可能是蒙古缺乏人力把民夫都带回去了。 李希浩被掳之时,李思南只有三岁。他的这个名字,是他父亲取的。宋 室南迁,中原父老,遥盼旌旗,百年来仍是在异族统治之下,李希浩思念故 国,是以把儿子名为 “思南”。 七岁那年,李思南有了一个奇遇。他父亲童年时代的一个好友在少林寺 学技,此时已经成为一个名满江湖的大侠,回到故乡,访寻旧友,得知李希 浩的不幸遭遇,不胜叹息。他见李思南聪明伶俐,遂收了这个故人之子做了 他的第二个弟子。 匆匆十载之后,李思南已是学成出师,他记着父亲命名之意,准备待母 亲百年之后,便即投奔江南。居家数年之中,他与抗金志士也常有来往。 到了今年春天,有一个当年与他父亲同被俘往蒙古的民夫逃了回来,据 说他在七八年前见过他的父亲,后来就不知消息了。 李思南的母亲年纪已老,日夕思念丈夫,因此就要李思南到蒙古寻父。 她怎想得到李思南尚未得知父亲的下落,就已被困在这沙漠之中。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