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催化剂专题讲座
2017-4-8
2
石油炼制工业(炼油工业)
原油
石油产品
?
物理加工
化学加工
化学加工
炼油工艺加工流程
主要内容
模块一、催化剂概述
模块二、催化裂化用催化剂
模块三、加氢用催化剂
模块四、重整用催化剂
4
一
二
三
四
五
模块一 催化剂概述
催化作用的重要性
催化过程和催化剂的发展简介
催化体系的分类
催化剂组成和性能要求
催化作用的特征
故事:不列颠之战:催化剂 代表胜利!
对这个胜利做出不朽贡献的新燃料,正是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发现和开发的硫酸催化剂,生产的烷基化汽油。
6
一
二
三
四
工业催化状况反映了国家的生活水平。
现代催化科学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
环境保护。
催化作用是生命的重要组成形式。
问题:催化作用的重要性???
8
一、工业催化状况反映了国家的生活水平。
油脂+O2 CO2+H2O
生活中无处不在
根据平均国民炼油生产能力,判断这个国家生活水平的高低。
在石油炼制工业中,除蒸馏、脱蜡、脱沥青等物理分离过程不使用催化剂外,催化裂化、重整、烷基化、聚合、异构化、加氢精制、加氢裂化、脱氢等化学加工过程中,催化剂已占绝对统治地位,甚至脱蜡这种物理分离过程也发展成为也发展成为催化脱蜡。
石油炼制中无处不在
据统计,现代化工与炼油过程约90%是催化过程。使用催化剂,可大幅度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合成用其它方法不能制得的很多产品。
乙烯生产?
二、现代催化科学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
工业方法:渣油、石脑油、轻柴油裂解→乙烯。
存在问题:石油资源缺乏,与车用燃料、其它石化产品争原料。
缺原料,瓶颈问题。
大力研发:甲烷氧化偶联(OCM)制乙烯。关键:高效催化剂开发。
目前,OCM制乙烯已取得突破进展,开始投入工业试验。乙烯单程收率达到26~28%。筛选催化剂有:LiCl/MnO2、Li+/MgO,Li2SO4.MnXOy/TiO2、 MnO2.NaCl/B2O3等。
此外,合成气→烯烃,甲醇→烯烃,大力开发,完成工业试验、正在工业化。
11
12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三、环境保护。
光化学烟雾是大量聚集的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他成份发生化学作用而产生的有毒气体。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
美国1974年使用催化剂净化汽车尾气,日本1975年也开始使用,到1987年,美、日所有的汽车都安装有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有:
氧化催化剂:HC、CO、碳烟→CO2+H2O
三效催化剂:除HC、CO、碳烟氧化外,还包括NOx还原→N2
一
二
三
四
五
模块一 催化剂概述
催化作用的重要性
催化过程和催化剂的发展简介
催化作用的特征
催化体系的分类
催化剂组成和性能要求
15
萌芽阶段(1935年以前),催化工业发展的初期
发展阶段(1936~1980)
成熟阶段(1980年以后)
多相催化理论
石油炼制的发展
催化剂基础研究
C1化学中的催化
绿色催化技术的兴起
研究开发着重于各种高价值及特殊用途的催化产品及催化工艺过程
一
二
三
四
五
模块一 催化剂概述
催化作用的重要性
催化过程和催化剂的发展简介
催化体系的分类
催化剂组成和性能要求
催化作用的特征
一、定义
国际理论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1981年提出定义:
催化剂: 是一种物质,它能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
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能的变化。
催化作用: 把催化剂的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催化反应:涉及催化剂的反应为催化反应。
问题一:催化作用???
问题二:催化作用的特征???
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行的反应;
只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改变平衡的位置;
通过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速度;
降低反应活化能;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参加反应后催化剂会有变化,但变化很小;
催化剂有一定的寿命;
二、只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改变平衡的位置;
Ex:合成氨反应在400℃、30.39MPa下,热力学计算表明,能够反应,NH3的最终平衡浓度为35.87%v。这是理论上NH3浓度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与催化剂种类、用量等无关系。
结论:催化剂只能在化学热力学容许的条件下,在动力学上对反应施加影响,提高其达到平衡状态的速度。
结论重要性:①不要为那些在热力学上不可能实现反应浪费人力物力寻找高效催化剂;②根据热力学计算,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工业过程离平衡还有多大的潜力;③如何选择更有利反应条件去寻找适宜催化剂。
推论:催化剂以相同的比例加速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21
五、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CH3CHO + H2
200~250℃
Cu
Al2O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S-900A-G故障录波及测距装置说明书.pdf VIP
- 建筑幕墙施工与验收规范讲解:课件示例.ppt VIP
- CSC-150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国网六统一版本)说明书.pdf VIP
- 第8课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课件 中职高教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x
- 丹佛斯双涡轮离心压缩机-应用手册-TT、TG.pdf VIP
- 《建筑幕墙工程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2023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招聘考试真题.docx
- CSC-336C数字式非电量保护装置说明书.pdf VIP
- 中国银行房屋抵押贷款合同7篇.docx VIP
- 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调研报告(2025)-AIoT星图研究院.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