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者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成因.docVIP

基于管理者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成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管理者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成因

基于管理者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成因 钱红光 吕文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武汉 430068) [ 摘要 ]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即管理者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理论原因和现实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 关键词] 管理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中图分类号] F23 The status and causes of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rom the view of managers Qian Hongguang Lv Wen (School Of Manage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China) Abstract :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managers. The status of the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is analyzed and its causes are elaborated . The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causes disclosed by the managers are also included. Suggestions was proposed accordingly. Key words : managers;internal control;information disclosure 随着安然事件、猴王等一系列财务欺诈案的频频曝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引起了中外会计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治理和执行情况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强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加强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舞弊或虚假的财务信息、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增强公司在证券市场的筹资能力、加强公司的整体竞争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迫在眉睫。 1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1.1 披露状况 为了了解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笔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对40家上市公司2007年—2009年的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主体和内容进行了分析。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未披露,主要取决于内部控制信息的内容[1](P40) 。如果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这些内容,可认为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反之则未披露。 据统计,2007年,被调查的40家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有38家,占95%;2008有37家,占92.5%;2009有39家,占97.5%。说明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虽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在2008年有所下降。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1)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等受到一定的影响,公司由于财务状况较差等原因不予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2)2009年经济逐渐复苏,一些公司的整体状况逐渐好转,根据信号传递理论,经营业绩较好的公司更有动力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 1.2 披露的主体 内控信息披露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董事会、监事会、管理者、注册会计师、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披露,本文所选取样本中管理者和注册会计师没有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表1 2007—2009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体 披露主体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公司数 比例 公司数 比例 公司数 比例 董事会 4 10.5% 1 2.7% 1 2.6% 监事会 29 76.3% 28 75.7% 38 97.4% 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 5 13.2% 8 21.6%  0 0 表1显示,在已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中,披露主体大多是监事会,且监事会在披露主体中的比例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董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披露则较少。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1)证监会没有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对内部控制信息有一定的了解,由监事会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可能会更加客观和真实;2)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大多数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等造成很大的影响,公司的内部控制下降,董事会为了争取更多的融资和提升企业价值,不会主动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 1.3 披露的内容 表2 2007—2009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 披露情况 披露内容 2007年 20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