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版高中历史 .3 美苏争霸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

版高中历史 .3 美苏争霸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版高中历史 .3 美苏争霸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 * 第3课 美苏争霸 1959年9月,作为第一个访问美国的苏联政府首脑,赫鲁晓夫在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对艾森豪威尔说:“我相信,我们应总统先生邀请而做的这次访问以及您即将对我国进行的访问将促使国际关系的转暖;冷战的冰块已经不只是有了裂痕而且已经开始破碎了。” 请思考: 1.艾森豪威尔是在什么背景下邀请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的? 2.当时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美苏争霸既有尖锐对抗又有相对缓和,构成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认识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占有优势地位,60-70年代的美苏争霸态势为苏攻美守 理解 美苏争霸的过程 了解 一、美苏对峙(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1.背景: (1)美国: ①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_________,“软化”苏联。 ②肯尼迪: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_________”。 (2)苏联:_________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共同主宰 世界的战略目标。 对话谈判 和平战略 赫鲁晓夫 2.表现: (1) 缓和——“戴维营精神”:1959年9月赫鲁晓夫首次访 美,宣扬美苏合作,表示在国际争端中___________。 不诉诸武力 (2)对抗: ①1960年5月,苏联击落一架入侵的美国U-2间谍飞机。 ②1961年8月,苏联沿西柏林四周修筑起一道“_______”。 ③古巴导弹危机: a.背景: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权;_____给予援助并修建 秘密导弹发射场。 b.概况:美国宣布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_________同意从古 巴撤出苏联导弹。 c.影响:是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美苏两国的___________ 不断升级。 柏林墙 苏联 赫鲁晓夫 核军备竞赛 【特别提醒】 美苏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当时美苏的实力变化决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连遭挫折,而苏联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实力大增,这时的苏联推行新的外交政策。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阵营对抗的国际关系格局逐步演变为美苏争霸的格局。 【知识点拨】 美苏争霸对世界的影响。 (1)美苏争霸使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2)在亚非拉一些美苏争夺的国家和地区,战祸频繁,严重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苏联在争霸中消耗大量实力,加剧经济畸形发展,陷入经济和政治困境,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4)争霸重点在欧洲,客观上有利于结束越南战争,有利于增强中国、日本、西欧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5)美苏争霸,实力相当,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核大战的爆发。 结合所学知识及下面资料: “……你看看苏联和美国在他们信仰方面距离是如此之远:我们信仰一个独立自由和各种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世界,他们信仰一个清一色的共产主义世界,而你(注:指赫鲁晓夫)又把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当中,正如我们以前说过的,这就是使得现在成为这样一个危险时代的原因。” ——美国总统肯尼迪1962年12月17日发表的广播谈话 探究分析: (1)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提示:①既加强军事实力,又要利用经济和政治工具称霸世界。②强调和社会主义国家“和平竞赛”。③把“和平演变”的重点放在东欧。④利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 (2)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提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 (3)“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当中”指什么?结果如何? 提示:苏联把导弹运到古巴。结果:在美国的战争威胁之下,赫鲁晓夫被迫撤走导弹。 (4)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苏争霸的态势如何? 【思路分析】考查某个时期内的发展态势,需结合事件进行分析,20世纪50-60年代,苏联、美国因古巴导弹危机而发生对峙,最终苏联让步。可推知美国占优势,美攻苏守。 提示:美国占优势,美攻苏守。 二、从对峙走向缓和(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1.背景: (1)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_________消耗了美国的 国力。 (2)苏联的综合国力提高,在_________上与美国达到大致平 衡。 侵越战争 战略武器 2.缓和: (1)尼克松调整政策: ①内容: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强调均势 外交。 ②措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主动谋求同 _____对话,对_____采取“缓和”外交。 (2)苏联的“缓和”战略与霸权主义政策: ①在外交上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②在争夺世界霸权上采取了_________。(1979年出兵占领 _______,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 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 中国 苏联 进攻战略 阿富汗 (3)表现: ①限制和裁减_______方面达成协议。1963年、1968年先后签 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