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 第2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高中历史 第2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第2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历史——古代、近代教育的回眸 二、新途——人民教育的奠基 三、动乱——人民教育的挫折 四、春天——人民教育的复兴 五、展望——人民教育的蓝图 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历史——古代、近代的教育的回眸 二、新途——人民教育的奠基 1949年12月23日-31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必须为国家服务,学校须向工农开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根据这段史料指出新中国教育与旧中国的教育有何不同?(提示:任务、对象、性质) 合肥市新建部分中小学校 合肥七中 1956年 合肥八中 1956年 合肥十中 1957年 肥西中学 1957年 合肥四十八中 1957年 合肥五十中 前身1957年创办的梅山路小学 和平路小学 1957年 蜀山路小学 1957年 …… 历史的缩影——合肥的教育 材料一 1949年初,县城及附近郊区仅有公私立中等学校10所、小学13所,在校中小学生6300余人。 材料二 1966年全市共有高等学校9所,在校学生9529人,中等专业学校11所,在校学生2903人,各种类型的中学54所(内含半工半读学校和农业中学),在校学生21188人;小学154所,在校学生74426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325人。 依据合肥教育的发展,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表现? 历史的缩影——合肥的教育 材料 1957年至1966年……合肥教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的新阶段。 贯彻执行了毛泽东同志1957年2月提出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发展了各级各类学校。 1962年开始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先后办起了4所农垦学校。全日制中学与半工半读学校同步发展,打破了中等教育结构的单一化。   二、动乱——人民教育的挫折 我的青春岁月 (八中校友苗圩——国家工信部部长) 我是合肥八中1974年毕业生,今年已过知天命之年。 50年转瞬即逝,回首往事,感慨颇多,但从1969年到1974年在八中度过的五年,却是难忘的五年。 我们是在“文革”的混乱中上了7年小学(实际上文革开始后不久学校就不能正常上课了。当时不谙世事,感觉不要上课,整日疯玩真好),懵懵懂懂地进入了八中。 思考:为什么苗圩“不能正常上课”? 原因:“左”倾错误 文革 设问:阅读中日比较材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二、动乱——人民教育的挫折(1966-1976年) 1、原因:“左”倾思想的泛滥。 2、表现: (1)学校一度停课。 (2)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 3、影响: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为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三、复兴——教育的春天 材料一 积压了整整10年的考生拥进考场。这一年全国有570万人报考,当年全国高等学校录取新生27.3万人;半年后,1978年的夏天,610万人报考,录取了40.2万人,同时还有6.35万人报考研究生,1.07万人获得了深造机会。冬夏两季,全国共有约1180万名青年参加了考试,迄今为止,这是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考试,堪称一项“世界之最”。 ——出自姜瞿慧《60年教育纪事:恢复高考 历史制度的变革》 恢复高考制度大家谈: 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 恢复高考意味着制度理性的回归。 厦门大学教授刘海峰: 恢复高考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樊志民: 恢复高考为改革开放奠定了人才基础。 2、春天脚步之——战略创新 (优先发展、三个面向、科教兴国) 西部20所高校建设 ,20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 2011年4月《中国新闻周刊》第四期为纪念清华的百年华诞登载了一组《清华与国运》的文章,清华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从1901年至今,清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