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第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 岳麓版必修2
南宋棉毯 * 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朝时)朝廷时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回忆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一、宋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1)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2)宋朝统治地区大部分在南方,特别是南宋时,政治中心也移到南方 (3)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为南方经济发展生产提供了保障 (4)政府重视与支持经济发展。 政治上看 北民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经济方面看 自然条件看 (1)南方的自然条件更适宜于农作物的生产。 (2)由于北方开发较早,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末五代 北宋南宋 南方初步开发 南方相对安定 北民南迁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 全国经济重心: 从 转移到 ; 由 向 逐渐转移。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 内地 沿海 四、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 商业 农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都会 对外贸易 货币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太湖圩(围)田 宋代耕获图 秧马 翻车复原图(曹魏时马钧发明) 曲辕犁使用示意图 耕作类: 犁、耙 、锄 、镰 灌溉类: 翻车 、 龙骨水车 阅读课本108页的4则资料,根据资料,归纳总结“苏湖熟,天下足”的原因。 从资料1可以看出,苏湖一带重视水利,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灌溉条件。 从资料2可以看出,当时采取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提高了粮食产量 从资料3和4可以看出,新稻种在这一地区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从资料3中还可以看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也推动了苏湖一带的农业发展。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丝织业超过北方(江浙、蜀地)。棉织业推广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货币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粮食作物 蜀锦系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以华丽精美、色调明艳、文饰典雅著称。蜀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上古、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四川的蜀锦、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 哥窑瓷碗 景 德 镇 白 瓷 哥窑鱼耳炉 四、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 商业 农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都会 对外贸易 货币 丝织业超过北方(江浙、蜀地)。棉织业推广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阿拉伯半岛 印度 高丽、日本 临安 明州 广州 泉州 苏门答腊岛 东 非 南海一号 四、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 商业 农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都会 对外贸易 货币 丝织业超过北方(江浙、蜀地)。棉织业推广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繁荣(开封、临安)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相比有什么不同?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货郎图》 这幅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作者是宋朝的李嵩。画面描绘一位走乡串村卖日用品的老货郎,挑着挂满货物的货担来到村头的大树下。担上的货物琳琅满目,有小风车、花篮、糖葫芦、滑稽人、小灯笼等让孩子们喜爱的各种玩具。老货郎笑容可掬地一手摇着拨浪鼓,一手给孩子们拿玩具。孩子们买到喜爱的玩具,有的正在玩耍,有的转身往家跑。其中一个手里拿着小花鼓,兴高彩烈地一边走一边摇。整个画面生动热闹,由此可见宋代城镇集市贸易、商品交换繁荣之一斑。 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发达?有何表现? (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表现: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 专七《课时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复习配套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 专一《课时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复习配套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 专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 专八《课时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复习配套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 专一《课时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复习配套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 专八《课时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复习配套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 专八《课时二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复习配套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 专二《课时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复习配套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 第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历史 专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 Navior-24S GNSS授时板卡开发手册(英文).pdf
- 5.7寸三菱工业液晶屏AA057VF12规格书(英文).pdf
- Netbiter白皮书—《将工业应用放到云端》.pdf
- ABB IRB6440机器人DressPack SpotPack产品手册(英文版).pdf
- 上海安浦鸣志-集成式步进伺服-SSM产品-STM 17 中文-STM17C 用户手册.pdf
- 腾控科技 T921可编程控制器-用户手册v1.0.0.pdf
- AEG配电和控制 综合样本(中文).pdf
- 上海鹰峰 输出交流电抗器选型手册.pdf
- DFI友通 AR100-DR系列 产品手册.pdf
- SII低消耗电流 两极 单极检测型 霍尔IC S-5716系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