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 高考点13 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高中历史 高考点13 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高考点13 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频考点13 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1.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强烈冲击。 4.有人说粮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种说法对吗?我国从广泛使用粮票到终止流通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是的。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配给。粮票终止流通的原因是1978年我国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1.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材料中“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的原因是 (  )。 A.中西文化开始交流 B.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影响 D.政府政策的引导 解析 从时间排除A、C两项,D项材料未提及政府政策,本题选择B项。 答案 B 2.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此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 (  )。 A.两广地区首开近代礼仪变化之风 B.晚清时期封建陋习已经基本被清除 C.近代观念已在一定范围产生影响 D.晚清时期各省已摆脱中央政治控制 解析 A项错在“首开”,B项错在“已经基本清除”,D项材料无体现,也不符合当时实际,选择C项。 答案 C 3.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跪拜礼。称呼上采用“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等称谓。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  )。 A.法治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题 源 探 秘 一 点 三 测 2.中国近代人们的物质生活中的“中西合璧”现象特别突出,原因是什么? 提示: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传承。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趋势是什么? 提示:由闭关自守转变为面向世界,由固守传统转变为向近代化迈进。 * * 题 源 探 秘 一 点 三 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