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 转型期下的近代中国政治文明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课件.ppt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 转型期下的近代中国政治文明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 转型期下的近代中国政治文明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课件

革命彻底性 缺乏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精神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影响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运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群众基础 脱离了人民群众 工人、学生、市民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012年太原质检)五四时期,梁漱溟曾说:“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学生去遵判服罪。”这表明梁漱溟(  ) A.为曹、章行为辩护 B.认可学生做法 C.主张爱国有理 D.主张依法办事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曹、章罪大恶极”可以排除A项;“爱国急公”可排除C项,根据“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学生去遵判服罪”可知梁漱溟不认同学生做法,可排除B项。 答案:D 命题跟踪 5.当代有人提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你认为其中第一次巨变是指(  ) A.由闭关走向开放 B.由专制走向共和 C.由落后走向富强 D.由愚昧走向科学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A、C两项在当时都没有实现,错。D项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中国开始由专制走向共和,据题意可知答案选B。 答案:B ◇巧记一下 不 同 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目标 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目的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国家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分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分 阶级 运动 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北伐战争 无产阶级(革命性和先进性)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例 6 时期 领导阶级 斗争纲领 重大事件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下表是同学在学习近代中国的斗争道路的总结,从表中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各大阶级的活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积极投入革命,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当时的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命题跟踪 6.百日维新期间,最能体现改革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奖励工商业 C.创办新式学堂 D.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B。 答案:B 两次中日战争的区别 名称 甲午战争(1894-1895) 抗日战争(1931-1945) 国际 环境 处于帝国主义时代,中国孤立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中国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 领导 腐败的清政府 国共两党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民众 参与 人数极少 全民参战 战略 战术 避战保和,妥协退让 持久抗战与游击战相结合;两大战场互相配合 影响 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近代中国历史上发生两次中日战争,结果大不相同,主要原因在于(  )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清政府的妥协退让,贻误战机 ③第二次抗日战争中战略战术的完美结合④西方国家的支持者不同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题指导:此题比较两次战争的区别。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由于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抗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①对。两次战争与西方国家的支持没有太多的关联,所以④错。因此由题意可知①②③正确。 答案:C 例 7 7.甲午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朝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开始沦为 B.大大加深 C.完全沦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