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热点点难点专题透析 专题6 觉醒与探索 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前课件
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年份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化过程中,英国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问题?材料二显示的D—E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E—F阶段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又是什么?(24分) 材料二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推动英国、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何不同的主要因素,各举一例简要说明。(8分) 【答案】????(1)趋势: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4分)社会问题:城市人口激增,无业人口众多;贫富悬殊;公共设施不完善;下层民众生活条件差;等等。(8分)D—E段城镇人口增长缓慢:“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6分)E—F段城镇人口明显增长:“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6分) (2)英国:受经济活动的影响较大,如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等。(举一例即可)中国: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较大,如“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举一例即可)(8分) 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直到基督纪元20世纪的黎明,战争才真正进入其作为人类潜在毁灭者的王国。人类的组织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和帝国,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了完全的集体意识,因而屠杀事业能够有计划地以从前难以想象的规模坚持不懈地予以执行。……由于良好的财政、世界规模的信贷和贸易资源、大量资本储备的积累,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使用整个民族的力量来完成大破坏的任务。民主制度使几百万人的意志力得以体现。教育不但把战争的进程纳入人人都能理解的范围,而且使每个人都可以高度服务于当前的目的。报纸提供了统一思想和相互鼓励的工具。宗教尽管在基本问题上主张 慎重地避免冲突,但却以各种形式对所有斗士一视同仁,并给以鼓励与安慰。最后是科学,面对人类的迫切需要,它打开了自己宝库和秘密,把几乎是决定性的能力和器械交到人类手中。 ——[英]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评述材料中的观点。(20分) (要求: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评分标准】 第一等(20~14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第二等(13~8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第三等(7~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答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民族主义、民主制度、世界经济发展、教育、报纸、宗教、科技发展等成为“双刃剑”。 人类将科技、民主、教育等事物应用于社会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整体发展;但如果将其应用于战争,则会沦为杀人的武器,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灾难;关键不在于科技、民主 、教育等这些事物本身,而在于应用这些事物的人。 ①民族危机的加剧 ②救国思想的成熟 ③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共和观念的普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立宪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大都失败,②错误;当时共和观念尚未普及,④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1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他们共同的终极目标是(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挽救民族危亡 【解析】????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符合康有为的目标,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符合孙中山的目标。三人的救国主张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12.陈独秀曾经说过:“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三部分 思想文化与科技生活 农耕文明下的古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科技生活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 工业文明下的西方现代政治文明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三部分 思想文化与科技生活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近现代的科技与文艺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二部分 经济文明 经济文明之农耕文明下的古代中国经济文明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二部分 经济文明 工业文明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五部分 特色专题 专题三 史观史料的理解和运用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五部分 特色专题 专题二 社会热点关注 海域争夺南海问题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二部分 经济文明 工业文明下的西方近代经济文明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五部分 特色专题 专题四 文学常识备考集萃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二轮习 第二部分 经济文明 转型期下的现代中国经济文明 现代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发展课件.ppt
- 4.1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课件高二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习题集 .pdf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2.古诗三首 课件(共50张PPT).pptx
- 青海2024行测笔试真题及答案 .pdf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27.巨人的花园 课件(共58张PPT).pptx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 树和喜鹊 第1课时 课件(共37张PPT).pptx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贵港市平南县2024届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