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二轮习 考前三个月 第二章 题点训练五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

高考语文二轮习 考前三个月 第二章 题点训练五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二轮习 考前三个月 第二章 题点训练五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

题点训练五 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 [目标解说]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做好断句题,要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此断句能力高低,成了判断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真题回做 1.(2012·湖南)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答案 B 解析 2.(2013·重庆)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岁 饥 丐 者 接 踵 县 无 室 庐 以 居 之 往 往 穷 冬 严 寒 蒙 犯 霜 雪 冻 饿 而 死 者 相 藉 于 道 矣 州 县 倘 能 给 数 椽 以 安 之 岂 不 愈 于 创 亭 榭 广 园 囿 以 为 无 益 之 观 美 乎[(宋)陈襄《州县提纲》卷二] 答案 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霜雪/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 解析参考译文 在饥荒之年,乞讨的人很多,县里没有房子来让他们居住,常常在严寒的冬天遭受风霜雨雪的侵袭,冻饿交加而死的人在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州县如果能给他们几间房来安身,难道不比建造亭台、扩建园林来作为没有用处的观赏更有好处吗? 错题回练 1.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钧①之未睹厥②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 ①钧:同均。②厥:其。 A.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B.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C.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D.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答案 D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后世学者们都称述孔子门下七十位门徒,赞誉他们的人,有的超过了他们的实际,诋毁他们的人,有的损害了他们的真实形象。总之,谁都没有看到他们的真实相貌,那么如果(要找)议论和说明孔子弟子们事迹的材料,来自孔氏古文中的才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关于孔子门下弟子们的名字、姓氏、言行等情况,我全部取自《论语》的弟子问答,编次成篇,有疑问的地方就空缺着。 2.用“/”给下面画线的部分断句。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 之 履 平 地 而 不 与 洼 适 也 及 其 久 则 洼 者 若 平 至 使 久 而 即 乎 其 故 则 反 窒 焉 而 不 宁 故 君 子 之 学 贵 乎 慎 始。(刘蓉《习惯说》) 答案 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参考译文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核心知识回放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高考考断句的省份和试题在增多,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纷纷采用这种方式。 高考考查的断句远不像古人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要求用“/”标出停顿的地方即可,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二是以选择题的形式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但是,它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识。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因此,断句前要先通读几遍,弄清楚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将能断开的先断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