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分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发展心理学中的主要理论 1、创始人:普莱尔(学科)、霍尔(美国)、陈鹤琴(中国) 5、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认识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新的认识是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经过“有效地、不断的建构”而形成的,认识的发展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新结构”过程。 1)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化 2)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 感知运动阶段: 主客体分化、客体永久性、克服AB错误、心理表征能力。 前运算:自我中心、末期形成最初的“守恒概念 具体运算:去自我中心、守恒、可逆性、连续性、类别区分 形式运算:抽象思维能力、反思 3)对皮亚杰理论的批评:低估了儿童发展能力、 没有反映出儿童的社会性 6、维果斯基的个体发展观 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观:发展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建构”概念的提出:个体是人际互动中获得知识的 最近发展区:当前的能力和发展最大值之间的地带,代表了个体的发展潜能 7、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自律期 vs. 他律期 7、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观: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 第二部分 个体的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每个人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自我意识成分: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的研究:点红实验 2、家庭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作用:抚养、教育、关爱 什么是依恋关系?如何培养安全型依恋关系? 家庭功能的转变:养育、保护 ? 支持、引导 四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 3、友伴群体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作用: 4、个体的社会性行为 1)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有益他人、自觉自愿、自我牺牲、不求回报 利他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观点采择能力 ?? 自我中心 2)攻击性行为: 工具性侵犯 敌意性侵犯 观看暴力节目和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相关关系 发展心理学中讲过的实验 双生子爬楼梯 Arnold Lucius Gesell 研究者:格赛尔 研究方法: 同卵双生子,分组进行爬楼梯训练。 组一:48周开始训练 组二:52周开始训练 研究结果:两组儿童爬楼梯技能在54周时无差异。 研究结论:生理成熟是发展的基础。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研究法 研究方法: 记录常态吸吮频率基线 新异刺激出现,吸吮中断或频率降低。 刺激反复呈现,定向反射消失,吸吮频率恢复基线水平,出现习惯化 当刺激形式改变,吸吮频率又一次随之改变,出现去习惯化。 视觉偏好法 R.Fantz 研究者:范茨 研究方法: 两种不同类型刺激呈现给婴儿,记录婴儿对刺激的主试时间。 研究结果:注视时间更长的刺激孩子更喜欢。 研究结论:婴儿具有自己的选择偏好:对于人脸、复杂图形、鲜艳颜色等偏好。 视崖实验 Gibson Wolk 研究者:吉布森、沃克 研究方法: 如图,不同年龄的婴儿是否能够在母亲的召唤下爬过“深渊”? 研究结果:年龄越大的儿童中,愿意越过深渊的越少。 研究结论:深度知觉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能力。 依恋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Harry F. Harlow 研究者:哈洛 研究方法:如图 研究结果: 1.小猴子更喜欢在”绒布妈妈“身边 2. 小猴子成年以后难以融入猴群。 研究结论: 1. 依恋关系来自亲密的身体接触 2. 早期经验影响个体发展。 依恋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Harry F. Harlow 陌生人、陌生情境实验 Anthworth 研究者:安斯沃斯 研究方法:实验 过 程 如 下 : 儿童和母亲在房间玩耍 陌生人进入和母亲讲话 母亲离开,陌生人安慰孩子 母亲返回,安慰孩子,陌生人离开 母亲离开,孩子独自在房间 陌生人进入,安慰孩子 母亲再次返回,陌生人离开。 研究结果: 观察母亲离开、返回时孩子的反应。 研究结论: 存在四种类型的依恋关系 点红实验 Amsterdam 研究者:阿姆斯特丹 研究方法: 抱着孩子照镜子,熟悉镜中自己形象 离开镜子,给孩子额头上画一个红点 回到镜子前,引导孩子看到镜像额头的红点。 观察儿童反应 研究结果: 观察母亲离开、返回时孩子的反应。 研究结论: 10月前:无我 24个月:利用镜像擦去红点 小奥尔波特害怕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