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ar_0505_考研文史类-综合复习重点中国古代史、政治史(doc 175页)a.doc

ar_0505_考研文史类-综合复习重点中国古代史、政治史(doc 175页)a.doc

  1. 1、本文档共2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ar_0505_考研文史类-综合复习重点中国古代史、政治史(doc175页)aar_0505_考研文史类-综合复习重点中国古代史、政治史(doc175页)

综合复习重点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 三皇五帝:  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 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和西周时期,奴隶制度得到发展。夏、商、周三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春秋五霸: 春秋初年诸侯国有一百多个。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发生混战。力量强大的诸侯国一面不断吞并弱小的国家,一面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还有一种说法,“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逐渐解体、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时期。周平王东迁洛邑,实力不及一个大的诸侯国,从此失去了控制诸侯国的能力,于是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形势。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以及各国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最终瓦解了奴隶制,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在世界历史上,我国是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之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封建王朝:战国七雄互相角逐兼并的结果,出现了秦的统一。秦朝的建立,结束了诸侯林立的局面,开创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统治。这一政治形式,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以秦国原有制度为依据,整齐划一全国的各项制度,如郡县制和度量衡制度等,对于巩固与发展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前206年,秦朝灭亡。四年之后,西汉建立。到西汉中期,逐渐确立起来的封建制度,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汉武帝加强法治和削弱封国势力,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巩固。 东汉是西汉政权的延续和发展。在光武、明、章时期,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和帝以后,封建政治日趋衰落,外戚宦官专权。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分裂割据的时代,其中除西晋的短期统一外,分裂达四个世纪之久。但就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承接了秦汉以来的趋势,并不断发展演化,为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对举荐人才,起过一定作用;但后来却造成士族垄断政局的现象。西晋统治者分封宗室,诸王权力很大。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演变为全面内战。自西晋时期确立的门阀(士族)统治,至东晋盛极一时,一直持续到南朝前期,此后士族势力逐渐衰弱,庶姓寒士政治地位提高。 隋唐是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朝统治者采取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确立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能;改革地方机构,把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建立科举制度,扩大地主阶级政权的基础;改革西魏以来的府兵制,寓兵于农,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唐朝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而又有所发展,最重要的是增加宰相名额和设立政事堂。这反映了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而当时解决矛盾的办法,总是有利于加强皇帝的权力。唐高宗时制定的封建法典《唐律》,对中国及亚洲国家都发生重大影响。唐朝继续实行府兵制和科举制。“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而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和唐末农民战争加速了唐朝统治的瓦解。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中原地区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和边疆地区封建化过程的完成,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北宋在完成统一的同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由于北宋统治者推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导致了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北宋中期,为挽救社会危机,富国强兵,王安石实行变法。变法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遭到失败。 辽金政治制度各具特色。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推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金政权实行兵民合一制度,其统治力量大大加强。 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后来发展成为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元朝时候,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元朝的重新统一,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与此同时,封建制度也逐渐走向衰落。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重要王朝。明初的专制主义政权进行了全面的强化。皇权至高无上,具有绝对权威,成为明朝政治制度的特色。朱元璋罢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