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acq_0415_《比较》第一辑a.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aacq_0415_《比较》第一辑aacq_0415_《比较》第一辑

经济学、经济学家 与经济学教育 许成钢 经济学家需要具备的能力 如何培养最好的经济学研究人员?具有哪些标准和条件才能成为一个好的 经济学家?怎样才能在应用经济学或在经济学上作出贡献?这些问题似乎近来 常常被提及。我以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三方面能力:观察 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是观察能力。很自然地,这是指经济学家要有能力在现实中观察出重大 问题,以及规律性与决定性的问题。这既包括现在正在发生的问题,也包括历 史问题。人们是否能够发现和解释历史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是否有能力解释现 在。如果没能力解释历史,往往也没能力解释现在。现实问题总是非常复杂的。 从学术上来说,如何找出现实或历史中最重要的问题,提出一个解释,这是很 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学者与非学者是如何区分的?什么是经济学者心 里特别重要的东西?我想,区别他们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他们心里有没有一个 理论的基准(benchmark )。好的经济学家要能在观察现实的时候发现问题,提 出疑问。也就是说有洞察力。好的社会科学家一定要有能力找到问题。提出一 * 作者感谢李稻葵、黄海洲对我的发言的修改意见。——作者注 本文根据就教于伦敦经济学院和清华经管学院经济系的许成钢教授,在4月28 日清华大学经济 管理学院召开的讨论会发言和会后采访整理修改而成。编者感谢《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和记者叶 伟强提供的记录稿。—编者注 1 比较 (第一辑) Comparative Studies 个好的问题相当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所谓的问题,即是疑问。他所产生的疑 问、看到的现象,有没有什么规律,能不能解释。如果没有什么规律,那就谈 不上是经济学问题;如果这个规律能够被已有的理论所解释,也谈不上是问题。 观察到现象,且能发现里面有什么问题,这非常取决于学者心里存在的理论基 准。一个学者能抓到什么样的问题,就基本上决定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经济学 家。重要的经济学家抓到的是重要的问题。有理论素养的经济学家和非经济学 家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理论基准。 经济学教育中大量的内容是机械的,问题在于,怎么培养人的观察能力。 这是教育中的重要问题。观察能力中,有一部分是可以培养的,有一部分是不 能培养的。从经济学教育的角度,我们现在只讨论可以培养的部分。要培养出 观察能力,其核心就是要透彻理解经济学理论基准。当一个好的学者对经济学 理论中提供的基准吃透了,这个基准就能帮助他判断什么地方是有疑问的,什 么地方并不是疑问。为了讲得更通俗,可以比喻为结晶。基准就相当于一种结 晶的基本结构。它是反映现实的一种理想的、简化的结构。有这样一个结晶在 脑子里,在观察现实的时候,就能依据它来判断什么问题是原有的基准解释得 了的,什么是解释不了的。解释不了的问题,就可能成为好的问题。这就是好 的经济学家所要做的事情。 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例子是人们很熟悉的科斯定理,这是科斯暑期在美国打 工时发现的。他观察到一个重要现象,认为已有的经济学理论不能解释。他在 伦敦经济学院念本科的时候,学到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形成了他头脑中的 基准。经济学告诉他,市场在理想竞争状态下是最有效率的。在理想竞争状态 下,企业应该是无限小的,经济行为是由市场价格来协调的。可是,科斯观察 到,在通用汽车公司,大量的交易不在市场上完成的,不靠市场价格机制来协 调和运转,而是在企业内部协调的,是上下级调动的关系。什么是企业的边 界?是什么决定了什么应当在市场上交易,什么不能在市场上交易?当时学到 的经济学不可能给他好的结论。科斯虽然只是本科生,但他脑子里有这样一个 经济学理论的结晶,这就是相当于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理论”里的厂商理 论的基准。没有这个基准,就没有后来的发展。头脑里没有好的基准,就很难 发现问题,可以说有好的基准对观察能力很重要。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