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不稳定与肿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因组不稳定与肿瘤

基因组不稳定肿瘤 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分离错误导致子细胞中整条染色体非整倍体突变,或者DNA损伤引起染色体结构改变,造成的基因易位、缺失、反转、断裂等统称为基因组不稳定(genomic instability )[1-2]。染色体不稳定导致某些基因的拷贝数增加或者缺失,改变细胞的命运。 有丝分裂检控点缺陷、中心体复制或者姐妹染色单体分裂错误等是染色体非整倍体突变形成的主要原因。整条染色体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原癌基因的拷贝数增加、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使得细胞更容易适应周围环境的改变,最终形成肿瘤细胞[3-7]。细胞代谢异常或者外界因素如紫外照射等造成DNA损伤,当DNA损伤应答和修复机制受损或缺陷时,会导致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失活,进而导致细胞死亡或者成为肿瘤细胞[8-9]。 事实上所有肿瘤细胞都伴随基因组不稳定,比如2/3的人类肿瘤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获得额外的或者丢失整条染色体[1]。肿瘤中染色体分离相关基因极少发生突变,此种突变主要与原癌基因诱导的有丝分裂相关[10]。原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有丝分裂并调控了染色体的分离。如人类肿瘤通常高表达Ras,导致中心体复制,在有丝分裂后期形成多极纺锤体,染色体错误分配形成微核或双核细胞[11]。同样CDK4、Ras下游原癌基因、B-Raf异常表达都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12-14]。而肿瘤抑制基因Rb和P53的突变也通过影响中心体、染色体、纺锤体等导致有丝分裂异常[15-16]。DNA损伤修复相关功能或者DNA损伤应答机制缺陷会造成染色体结构改变。如DNA损伤应答信号通路中的激酶ATM和CHK2功能缺陷会导致DNA损伤修复的缺失[2]。 目前以基因组不稳定为切入点治疗肿瘤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高水平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突变会导致细胞死亡,通过增加染色体非整倍体突变根除肿瘤细胞的已经在体外得到验证;肿瘤细胞中心粒复制频率较高,用灰黄霉素或有丝分裂相关蛋白HSET和HC1的干扰RNA可以有效抑制中心粒高复制的肿瘤细胞的增殖;针对肿瘤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特性,有三种药可以抑制三倍体的小鼠胚胎纤维细胞和非整倍体人细胞的增殖;一些肿瘤中获得或缺失的染色体是特定的,如肿瘤中常缺失7号染色体,50%的子宫腺癌缺失22号染色体,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治疗;染色体结构大量突变也会导致细胞死亡,5-FU和奥沙利铂通过诱导DNA损伤有效的治疗结肠癌[17-22]。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根据基因组不稳定的特性找到更有效的治疗肿瘤的方案。 [1]. Duijf PHG , Benezra R . The cancer biology of whole-chromosome instability . Oncogene 2013 ; 32 : 4727 – 36 . [2]. Heijink AM , Krajewska M , van Vugt MATM .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during mitosis . Mutat Res 2013 ; 750 : 45 – 55 . [3]. Holland AJ, Cleveland DW. Boveri revisited: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aneuploidy and tumorigenesis.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09; 10: 478–487. [4]. Schvartzman JM, Sotillo R, Benezra R. Mitotic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and cancer: mouse modelling of the human disease. Nat Rev Cancer 2010; 10: 102–115. [5]. Thompson SL, Bakhoum SF, Compton DA. Mechanisms of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Curr Biol 2010; 20: R285–R295. [6]. Ricke RM, Van Ree JH, Van Deursen JM. Whole chromosome instability and cancer: a complex relationship. Trends Genet 2008; 24: 457–466. [7]. Gordon DJ, Resio B, Pellman D.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neuploidy in cancer. Nat Rev Genet 2012; 13: 189–203. [8]. S.P. Jackson, J. Bartek, The DNA-d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