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商人及人资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商人及人资本

明清商人及商人资本 选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第一版 一、(明代)大商人资本的兴起 明代商人资本有显著发展,如象安徽商人、山西商人、陕西商人以及江苏、福建等大商帮,都是这时兴起的。中外学者在这方面的论述甚多,傅衣凌同志的《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④一书,运用丰富资料,论述尤详。这里我们不拟再作介绍,而主要想探讨一下这些大商人资本的性质和它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我们分别从他们的经营内容、资本组织和资本量上作一些分析。 如上所说,明代市场上最大量的商品是粮食,商业资本的最大部分也应该是用于粮食流通。但粮食的经营十分分散,所在产区和销区都有商人经营;并因各地都能生产,运销利润较低。所以,明代兴起的大商人资本,主要不是经营粮食。他们主要经营什么呢? 安徽“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⑤。这里“鱼盐”是偏义复词,实指盐。汪道昆的《太函集》记徽商最详,称“吾乡贾者首鱼盐”;“吾郡中称阎右世家,首推东门许氏,……以盐 贾”;歙“邑中世业最显者莫如诸程,之浙贾盐策”;汪本人的先世也是“始宗盐筴”⑥。 盐历来是封建政府专卖的对象,盐商具有官商的性质。尤其是明代实行纳法,引商编人纲册,世袭专利,其特权性质就更为显著。由于专卖,盐的市场价格远高于其价值,盐商又都营私盐,利润更大。万历时,有人说经营盐的利润和一般商业利润为五与三之比。⑦因而有资力的大商人贿买官府,趋之若骛。盐是民生必需品,但盐的运销自古就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它的生产和消费,是决定于人口的数量,与商品经济发展与否并无直接关系。大商人资本集中到盐上,显然没有什么促进生产和扩大市场的作用;相反,这一现象正反映当时货币资本的积累还不够大,因为盐所需要的经营资本的总额差不多是固定的。 徽商中,除盐以外,大资本当属典当。不仅在徽州多“巨典高门”和“短押小铺”⑧,而且到处都有徽典。“今徽商开当,遍于江北”;⑨扬州“质库无土著人为之,多新安并四方之人”。①再次则为茶与木,故近代徽商有“盐、典、茶、木”之称。②这以下,才是布匹、丝绸、粮食和其他商品。 典当是从事贫民生活用高利贷,对推动生产和流通更无裨益。茶也是封建政府专卖的商品,明代行官茶、贡茶、商茶之法,商茶由官府发引,与盐商有类似性格。张瀚说:“茶、盐之利尤巨,非巨商贾不能任,第市法有禁。”③木,安徽特产,婺源寿材尤有名。但大木商主要是承办皇宫、陵寝、官廨用木,称官木。如徽商王天俊等,“广挟金钱,依托势要,钻求札付。买木十六万根,勿论夹带私木不知几千万根,即此十六万根木,税三万二千余银,亏国课五、六万两。”④ 陕西、山西商人,资本最大的也是盐商,这又和明代的开中制有关。洪武间,边防缺粮,乃招商人运粮来,给以盐引,令持引到两淮、河东等盐产区去贩盐牟利,所谓纳粟中盐。经营此业者多西北商人,称边商。明初盐是官收,官家手中有盐,缺少什么就拿盐来换,因而又有纳茶中盐、纳马中盐、纳布中盐、纳铁中盐之事。主要是纳粟,其余都是临时性的。但茶和布有重要性。边商贩茶,多自四川,供官府茶马市民族交易之需,称官茶。布,如前述多是秦、晋大贾到松江贩运,这些布,自然也销民间,但大批的是供边防军用。明初赏军士用布,赏西北边军最多。傅衣凌同志说:“陕商的经济活动是“输粟于边塞,治盐于淮扬、河东,贩布于吴越,运茶于川蜀,成为有机的联系”。⑤还可补充说,这些都与封建政府的需要有关,并是以盐为关键,因为这是大利之所在。 在开中制的场合,纳粟的商人经营粮、盐,需两套资本,一年只周转一次,故非大商人不可。但这种资本,实际是替官家购粮(或茶),替官家销盐,还不是独立的商业资本。弘治间,出现代支,即纳粟商人领得盐引后,可将引卖给别的商人;又出现开中折色,即纳粟改为纳银。不久北边多事,开中制破坏。这样,陕西、山西边商内徙。多寓籍淮扬,变成专业盐商⑥。他们的性质,也就与徽商一致了。 此外,山西商人经营典当也是出名的,不必赘述。 其他地方的大商人也不少是经营盐、茶的。如张瀚说:“吾浙富厚者,多以盐起家;而武林贾氏用鬻茶成富,至累世不乏”⑦。不过,江苏、浙江商人多是粮、棉、丝、布百货兼营,什么有利做什么,其中亦不乏巨富。如正德、嘉靖时无锡三大富豪安国、邹望、华麟祥,大约都是“居积诸货,人弃我取”⑧,“商南北货物之翔沈,亿则屡中”⑨而聚资百万的。海商,多是大商人资本。明代海商原以福建泉州和广东商人为主。嘉靖后,漳州贸易转盛,而徽商参加海商,资本更大。海商经营出口者,以丝绸、瓷器、布匹等手工业品为多,对促进生产和扩大市场有积极作用。 总的说,明后期,商人资本相当发达,自属无疑,只是不能为一些大商人的显赫声势所慑,而应分析其实际作用。大商人资本之集中于盐和其不同程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