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心理学纲
管理者成功心理学提纲
代序
一 学习的意义----通向成功的科学扶梯
1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和艺术。
3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4有助于心理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二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发展概况
管理是个人或集体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运用各种资源,去达到某种目的的活动。
管理心理学是以各种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20C20年代,管理心理学产生。埃尔顿·梅约是始祖。
在梅约之前,就有工具人、经济人理论。“工具人”理论认为,被管理者只是被动的生产工具,应采取“大棒式”的管理。泰勒、法约尔等人提出“经济人”人性理论,认为人是经济动物。他们的行为在于追求自身的利益。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为“胡萝卜加大棒”。麦克雷戈把根据“经济人”理论提出的管理思想概括为X理论。
梅约等人提出了“社会人”人性理论。认为工人除了工资、奖金等经济需求外,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求,管理者注意的重点应该放在满足人的需要上,要培养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提倡集体奖励制;让职工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企业管理。
20世纪40-50年代,马斯洛、阿基里斯等人提出“自动人”人性假设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麦克雷戈根据“自动人”理论,概括出相应的管理理论“Y理论”,认为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上奖励方式应该主张内在奖励。
20世纪60-70年代,史克恩等人提出“复杂人”人性理论,认为人是很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时间、地点,其需要和潜力都是变化的。摩尔斯和赖斯克根据“复杂人”理论,概括出“超Y理论”,又称“应变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而且随时变化的,应该随机应变,采用灵活的管理措施。
第一章 合理选拔使用
第一节 个性心理特征与量才为用
一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独特性。第二,综合性。第三,稳定性。
二 气质
气质指个体表现在心理动力方面的特点。不同类型分类为:
1 胆汁质:特点是很兴奋、热情而性急;2 多血质:特点是很灵活,活泼而好动;
3 粘液型:特点是很安静,沉静而稳重;4 抑郁质,特点是很敏感,细致而沉默。
大多数人属于混合性。管理要求:第一,一般情况下,应尽力把员工安排在利于发挥他的气质特长的岗位上;其次,气质是一定职业选择和淘汰的根据之一。再次,管理要因人而异,注意方法。
三 能力
能力指个体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经常地、稳固地)表现出(或具备)的心理特征。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以先天的生理基础为前提,后天的实践是决定性因素。管理者应:
1 为各项工作确立科学的能力要求标准。2 用人所长。3 注重能力培训。
四 性格 是指个体对现实的较为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人的性格差异要求管理者注意:1 了解员工性格形成之因,并预测其发展;2 根据不同性格,安排适宜工作;3 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员工的性格发展。
第二节 管理者用人心理分析
一 积极的用人心理
1 强烈的求才欲望 2 积极的求才动机 3 深厚的爱才情谊 4 敏锐的识才能力
二 识人用人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1 主观经验 2 首因效应 3 晕轮效应 4 刻板印象
三 为人才创造有利的社会心理环境
1 护才有方 2 充分信赖 3 鼓励竞争 4 提倡流动
第二章 规范员工行为
第一节 需要、动机、激励
一 需要 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二 动机 是引起和维持人的行动的内在心理要素。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是:需要→心理紧张→动机→需要满足,紧张消除→新的需要
三 激励 指管理者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始终维持兴奋、积极状态的心理过程。
第二节 激励的心理学原则
一 针对不同需要
1 需要理论
①马斯洛的层次论:人的需要可以归纳为五类,它们有从低到高的层次,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②阿尔德佛的“E.R.G”理论:人们的需要为三个: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③麦克利兰的成就理论:人有三种需要:成就、权力、情感。
2 需要层次在管理中的运用
①任何激励都不能忽视对人的生存需要的关注。②投其所好,满足员工需要。
二 注重工作本身
1 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认为,人类的需要存在两种因素,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指和工作环境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指和工作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建筑工安全管理资料填写指南1a4.doc
- 福建省服装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oc
- 福建省马尾船股份有限公司.doc
- 福建省盛辉流集团有限公司.doc
- 福建省龙岩田林业有限公司10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doc
- 福建省闽江游富屯溪三期(邵武段)防洪工程.doc
- 福清海口龙桥保护修缮工程.doc
- 福建省建筑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doc
- 福湾新城春苑A区一期、B区、C区绿化工程.doc
- 福清博物馆基工程(定稿).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