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语文版必修5 第10课 论修身 学案.docVIP

2016-2017学年语文版必修5 第10课 论修身 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修身》学案 高二语文教研组 一、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子的思想,进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激发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2.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及虚词,达到逐字逐句理解并翻译文章的能力。 二、基础知识 1.正字音 逾矩(yú) 朝闻道(zhāo) 松柏(bǎi) 胫(jìnɡ) 宰予(yú) 杇(wū) 曾参(shēn) 匿怨(nì) 輗(ní) 軏(yuè) 夷狄(dí) 俨然(yǎn) 文质彬彬(bīn) 2.通假字 幼而不孙弟(孙,通“逊”,顺从长辈。弟(tì),通“悌”,尊敬兄长。) 3.词语积累 君子亦有穷乎(困窘,走投无路)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不得志,不显达)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用尽,用完) 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边际) 穷居而野处(穷困) 过而不改(有过错)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经过) 不过三十日(超过) 面刺寡人之过(错误)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拜访) 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游览) 于是丑之.去卫,过曹(往……去) 祸患常积于忽微(灾祸,祸害) 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危害)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担心,忧虑)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忌讳) 从者病,莫能兴(起来) 大楚兴,陈胜王(复兴) 遂发命,遽兴姜戎(征发)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于”是介词)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相当于“之乎”,“之”代词,“乎”是疑问语气助词) 4.词类活用 朝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朝,在早晨;夕,在晚上) 左丘明耻之(耻,意动用法,认为可耻) 5.文言特殊句式 判断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倒装句: 不患人之不己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己知”的正常语序是“不知己”) 三、问题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1~2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选自《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译文: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译文: 2.子路的一番议论,体现了什么样的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3~4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②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④斯语矣。” 【注】①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②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③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④事:从事,照着去做。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 (2)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4.孔子认为“礼”与“仁”具有怎样的关系?(用自己的话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