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技笔记解读
X线产生及特性
X线的产生须具备三个条件:
1.自由活动的电子群
(X线管阴极灯丝,低压变压器供电6-12伏)
2.电子群在高压电场和真空条件下高速运行
(X线管,高压变压器供电千伏)
3.电子群高速运行时受阻(X线管阳极钨靶)
X线机的基本构造: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控制器)
X线管:真空二极管(阴极、阳极)
变压器:高压供应X线管两端,灯丝变压器供应阴极灯丝
控制器:调节电流、电压、曝光时间
X线的特性: 波长很短的电磁波0.0006~50nm
1、穿透性――成像基础(管电压、密度、厚度);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成像的基础;
3、感光效应――X线摄影(俗称“拍片”)的基础;
4、电离效应――空气的电离程度,放射防护的基础;
5、生物效应――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条件
原理:
①X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
②基于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
条件:密度差别、厚度差别及两者相互作用
条件:
1、X线有一定的穿透力;
2、被穿透物质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剩余X线量的差别;
3、载体显影。
人体组织:
1、骨骼:密度大,吸收多,感光少—高密度
2、软组织:密度差别小—中等密度
3、脂肪、气体—低密度
X线图像特点
灰阶成像、影像叠加和放大失真
不同密度组织与X线阴影的关系
人体 密度 透视 摄片
骨、钙化 高 黑 白
软组织、体液 中 暗 灰白
脂肪组织 较低 较亮 灰黑
含气组织 低 亮 黑
造影检查不具备良好自然对比的组织结构中,人为的产生密度差对比剂:钡剂、碘剂、气体、MR造影剂
造影检查直接引入法 :
胃肠道造影
瘘管造影
椎管造影
支气管造影
子宫造影
膀胱造影
心脑血管造影
支气管动脉造影
造影检查生理排泄法
静脉尿路造影
静脉胆系造影
口服胆囊造影
检查前准备
碘过敏试验
碘过敏反应处理
造影剂副作用
轻度反应:热感、潮红、皮疹、胸闷、恶心、
呕吐、头晕、局部水肿
重度反应: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喉水肿、
惊厥、肺水肿、心率失常
禁 忌 证:碘过敏,严重心、肝、肾功能不
全、 严重甲亢、哮喘
高危因素:过敏体质,心、肝、肾功能损
害,急性胰腺炎,高低龄等
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优质图像――认真分析――主要X线征象(异病同影、同病异影)――结合各种临床资料――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肯定性诊断、否定性诊断、可能性诊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X线检查中的防护
时间、距离和屏蔽的防护原则 孕妇和小儿患者慎用X线检查!
CT与X线
CT利用X线束对人体层面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所显示的是断面解剖图像,其密度分辨力明显优于X线图像。
X线断层摄像可以对人体进行二维空间的观察,即可以显示冠状面和矢状面的摄像。
而CT对人体可以进行三维空间的观察,即可以显示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的摄像;同时CT又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
二.CT的基本结构
①扫描部分由 X 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
②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
③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多幅照相机或激光照相机将图像摄下。
四.CT的成像原理 人体各种组织对X线吸收不等,用X线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做机架旋转,由探测器采集数据,经模拟/数字转换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显示数字矩阵,再经数字/模拟转换为由黑到白的的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并按照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
CT检查的特点
图象清晰,密度分辨率高
真正的断面图象,无前后重叠
CT检查无创伤,无痛苦
有损伤:X线辐射
十.CT诊断原则
全面观察:应用解剖、生理、病理和影像学知识辨认出异常
具体分析:病灶的位置及分布、边缘及形态、数目及大小、密度及结构、周围情况、动态变化
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个人资料
综合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