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命的闪电”或“站在死者一边”.docVIP

“追命的闪电”或“站在死者一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命的闪电”或“站在死者一边”.doc

“追命的闪电”或“站在死者一边”   随手翻阅案头几本沈苇的作品集,我马上注意到,其中有两本诗集――《我的尘土,我的坦途》和《沈苇诗选》――都把《一个地区》列为开篇之作。这显然是特具用意的,它代表着诗人自身对它的一种认可和重视,同时也暗示出某种写作上的转折,对浪漫主义的青春期的告别。这首作品写于1990年,其时作者25岁,这是一个趋于成熟而激情依旧的年龄。   中亚的太阳。玫瑰。火   眺望北冰洋,那片白色的蓝   那人傍依着梦:一个深不可测的地区   鸟,一只,两只,三只,飞过午后的睡眠   关于这首诗,谢冕先生曾给出了如下评价:“我记得当初读到《一个地区》受到的感动,沈苇只用短短四行、三十多个字,写出了一个令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撼的特异的地区,那辽阔,那无边的寂静。惊人的新鲜,惊人的绮丽。他对中亚风情的捕捉和概括如神来之笔。”与谢冕先生所受到的感动相似,我也被简洁的词语所释放的阔大意绪给深深打动了,或许,沈苇已写出了一首当代的《天净沙》,他从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中走了出来,不再迎着西风,不再借路古道,更不再骑着瘦马,而是进入了一个极其开阔的地带。该诗的首句排列了三个名词,首字“中亚”点出了诗的背景,简略地定下了大漠与高原的基调。太阳、玫瑰与火,都是当地常见且易入诗的景物,不过,沈苇在此去除了浪漫主义诗人习惯性地附着其上的那些形容词,拈出三个纯粹的名词,以简洁、单纯的方式,进入自然的开阔地带。火的拟人化显然为诗人的主观植入提供了便利,于是,“白色的蓝”就不是那么突兀地出现,并刺激了一种新鲜的感受,在不可能中完成了超视觉的可能。诗很短,但每一个字或词都有自己的职能和分量,其中量词的选择也极见匠心,“一只,两只,三只”,在看似单调的顺序中暗示出大漠的辽阔与鸟的渺小与孤凄。试想,倘若这里换成了“一群”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我以为,那无疑是生命的具体性和形象性的被抹除。   游子与故乡,这个主题自有人类以来便已存在。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曾牵动了刻骨铭心的乡愁,因而拨动了读者内心那根最纤细、最绵长的心弦。身居偏远的西北,沈苇自不例外,他对故乡的情感有着血液上的认同,为此写下了《回忆》《菜地》《春天》《多年以后》《场景》等一大批与怀乡病有关的诗作,而在一首题为《向大白菜致敬》的诗中,作者低下了知识和真理的高贵头颅,发自内心地为农民的愤怒和叹息而深怀歉疚,向生于斯长于斯并将老于斯的乡亲们投去了自己的“致敬”。这是一种强烈的大地意识,来自乡村知识分子(诗人)鲜红的脉管。《庄稼村》一诗仿佛是一部浓缩了的非虚构作品,从文体来看,作品嵌入了真实的姓名,真实的场景。作者把家乡“庄家村”写作“庄稼村”,我无从判断这是出自无意还是抑或有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诗人的心目中,庄稼是与人血脉相连的,如同雨水落进了人的身体。然而,今天的“庄稼村”在现代化“高铁”的碾压下,几乎节节败退,摇摇欲坠。目睹此种景象,诗人不由得浮起了内心的颤栗,对故乡的回眸等同于“坚持一种古老而绝望的艺术”。   近年来,在当代中国,对现代化的一个极为片面的理解就是把它等同于“城镇化”、“高速化”,让农民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世代居住的家园,或者在原有的田野和林地上建造一座座工厂。化学物品、塑料制品、碎玻璃、食品包装袋、易拉罐,等等,各种生活垃圾和污染物充斥田间地头。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含有戕害人体的工业污水和烟雾的排放,目前,不少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一些农村已频繁出现了癌症、白血病等密集发生的现象,严重危害到了村民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2013年2月14日,署名“水乡网”的微博发表了如下文字:“长江以南浙江境内的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江苏境内的苏锡常平原,河网密布、雨量充沛、风景如画,这里由此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江南水乡’。而如今,由于大量水资源遭到工业污染等原因,如梦江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缺水困境。河水浑浊,污染物遍布,鱼虾死尽,水草不生。”这段话所指的就是作者的故乡。因此,诗人一反惯常的赞美,写下《继续赞美家乡就是一个罪人》一诗,以指控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感情:   池塘干涸   河道里鱼虾死绝   公路像一条巨蟒穿过稻田   印染厂、电瓶厂、化工厂   纷纷搬到了家门口   ……   所谓发展   就是挖掉我们的根   就是教人如何死得更快――   几乎是白描式的写实,却在文字的理性中匿藏着悲愤的火花。是的,发展的结果只是被刨除了生存之根或曰“死得更快”,如何能让人轻易能够接受?   无可否认,沈苇属于那种极富正义感和悲悯心的诗人,但这并不会削弱他对艺术质量的追求。他对生活伦理的判断依然渗透着美的敏感,“文字的力量”给了他一双艺术的眼睛,清醒地洞见了“机械复制时代的恶之花”,明白那只叫“鼠”的光标居然统治了世界,甚至看到了春天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