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音乐剧的新浪潮
尽管受语言所限,无法像英文歌那样流传广泛,但在那几首全世界人民都听过一耳朵的法文歌当中,大概只有《爱》是出自一部音乐剧。
早在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éo et Juliette)正式首演之前,它的同名专辑就已经在法国传唱,其中《爱》(Aimer)和《世界之王》(Les Rois du Monde)一度在音乐榜前十名的榜单上停留。
一年后的2001年,杰拉德?普莱斯居尔维科(Gérard Presgurvic)带着他创作的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巴黎会议宫(Palais des Congrés de Paris)举行了首演,当年的观众数量就有200万人次,随后几年的世界巡演使这个数字达到了500万。《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一部少见的能够风靡到非法语世界的法国音乐剧。
当然,它并不是第一个。对许多人而言,提起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仍然是第一个跳入脑海的名字。法国媒体普遍将该剧认作法国“大音乐剧”的某种新开端,而随后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小王子》等几部大制作,称得上近20年前开始的一波“法国音乐剧新浪潮”。
不过,当《巴黎圣母院》试图走入伦敦时,却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理想效果。它有一点水土不服,票房失利,评论也受挫。例如在《卫报》剧评人迈克尔?比林顿(Michael Billington)看来,这是一部“似是而非的音乐剧”,并认为,“这个秀最让人沮丧的部分是它忽略叙事和情感之间的逻辑”。
随后在法国和其他国家全面收获赞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没能拿下伦敦观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曲杰拉德?普莱斯居尔维科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说“伦敦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几年的世界巡演中唯一失败的城市”。他自己分析说这其实也挺正常,因为对方制作公司虽然保留舞台和舞蹈这些设计,但是歌词翻译成的英文质感,目标观众群体是青少年,这使得歌曲与其他所有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大大减弱。
不过,倘若说这种失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那么对于开始时在巴黎获得的成功,这八个字同样适用。有趣的是,创作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听上去有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意味,但听普莱斯居尔维科自己的叙述,倒像一桩偶然事件。 突发的命题作文
《巴黎圣母院》首演是在1998年,它的票房成绩尤令业内许多人振奋。一时间,巴黎所有的制作人都在琢磨同一件事,那就是能不能也找个音乐剧来做一下。
当时的普莱斯居尔维科四十出头,在音乐领域也算小有成就。早在80年代,他就有了自己的代表作,随后要么是为著名歌星写歌,要么为电影配乐,但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名堂。所以他也琢磨音乐剧的事儿,不过他当时头脑里的想法是做一个呈现在电视上的音乐剧。他跟著名的电视制作人杰拉德?卢万(Gérard Louvin)约好了见面。
出门前,他跟妻子伊芙琳讨论了一嘴关于音乐剧的事。伊芙琳跟他说,她喜欢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要说做音乐剧,这个故事就挺合适。普莱斯居尔维科听完后撇了撇嘴,觉得不太行吧,莎士比亚的戏,未免太不新鲜了。
到了卢万的办公室,普莱斯居尔维科开始跟他兜售自己那个电视音乐剧的想法。卢万跟那会儿所有的电视大佬一样,对上门来兜售想法的人,一律摆出威严而不可亲近的派头。他就坐在他舒服的大号办公椅里,闭着眼睛听人讲,等面前的人把整个想法都说完了,卢万连眼睛都没睁一睁。
普莱斯居尔维科现在完全记不得他自己那个电视音乐剧,具体是讲什么,但他记得卢万的反应。因为那种毫无反应的反应,一看就知道他这个主意没什么戏。他正准备收拾收拾走人,只听卢万又追问了一句,只有简单的两个词,“quoi dautre”(还有别的吗)。普莱斯居尔维科本来觉得自己的主意挺好,来之前就信心满满,完全没准备第二个想法。所以他下意识地丢出伊芙琳说的那个“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发现,这位大佬“啵”地睁开了其中一只眼睛。随后眼睛又闭上了。大佬问他:“有写好了的歌儿了?”他回答说:“当然有啊。”这回卢万两只眼睛全睁开了,人也坐直了,他让普莱斯居尔维科赶紧把写好的歌儿拿给他听听。
就这样,他莫名其妙地用一个本来被他丢到垃圾筒的想法,获得了制作人的青睐。他手里自然是没什么已经写好的歌,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办法拖延了时间,一个礼拜后,他拿出了三四首歌,最著名的《爱》就是其中之一。
他还记得,卢万的办公室墙上还挂着一幅画,上面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他说到现在为止还会想,或许是因为这幅画钻入了卢万的潜意识,让对方觉得《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好题目,或许是这个题材天生就有他最初不能理解的改编潜力。无论如何,普莱斯居尔维科的音乐剧生涯就这样在他妻子的加持下,于一个糊里糊涂的早晨开启。 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