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等功臣林书明的南沙600昼与夜.doc
一等功臣林书明的南沙600昼与夜
“万里石塘”连五岳,南沙自古属中华。自从1988年我军进驻南沙群岛,一批又一批海军官兵背负祖国人民的重托,远赴南沙守礁卫国。南沙与祖国大陆远隔重洋,高温高湿,缺少淡水蔬菜,将近29年来,一代代南沙官兵不惜远离亲人,心甘情愿为祖国在南沙尝尽千般苦,用对祖国的一片赤胆忠心,忠实履行神圣使命,谱写了当代军人精忠报国的光辉新篇章。尤其是我军进驻南沙初期的1988年和1989年,守礁建礁官兵高脚屋上把家安,天做帐篷礁做床,他们保卫南沙、建设南沙的可歌可泣英雄事迹,至今鲜为人知。时任海军某工程建筑处第二工程建筑队队长林书明,就是这个时期广大守礁建礁官兵的一个杰出代表。1973年12月从海南岛琼山县农村入伍的林书明,1988年和1989年在南沙分别荣立一等功、二等功。是他率突击队先敌登上华阳礁,在礁盘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并为首批守礁官兵建造了第一座高脚屋;是他连续两年率领二队官兵,在上级周密组织指挥下,在军地参建单位大力支援配合下,建成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及多项附属工程和配套设施。从1987年至1999年,林书明曾6下南沙,累计在南沙度过了600多个日日夜夜……
面对妄图抢占华阳礁的侵略者炮口和枪口,林书明率突击队先敌抵达华阳礁制高点插上五星红旗,第二天在礁盘上与我突击队对峙的越军撤退后,他和战友们为守礁官兵建起第一座高脚屋;赤瓜礁海战爆发前8天,他又奉命率小分队夜战南薰礁建造我军第一座高脚屋
1989年6月29日晚,南沙星空万里,永暑礁人造陆地上灯火通明,数百名南沙军民,集合在永暑礁海洋观测站主楼的2层平台,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68周年文艺晚会。参加联欢晚会的,有守礁部队和建礁部队官兵,有海洋观测站的水文气象工作者,有来南沙巡逻的舰艇水兵,还有参加南沙建设的民工和来自海南岛潭门镇的渔民。
晚会进入高潮,主持晚会的南沙守备部队政委蒲自强动情地说:“参加今天晚会的,有去年在保卫南沙、建设南沙中荣立一等功,被誉为‘华阳虎’的英雄林书明。他是目前正在永暑礁工地上日夜奋战的海军某工程建筑处第二工程建筑队队长。现在,欢迎这位就在我们身边的英雄讲话!”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林书明走到台前,手持麦克风激动地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祖国的普通一兵。光荣,属于每一个守卫南沙、建设南沙的忠诚战士!属于每一个为社会主义祖国忘我奋斗的人!”
二队官兵说,在他们队长的言谈中,常常离不开祖国。因为,他的心中装着祖国!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1988年在南沙拍摄的新闻纪录片《180个日日夜夜》的特写镜头,把林书明在南沙忘我拼搏的英姿推向屏幕前,二队战士情不自禁地说:“真该给我们队长也在南沙立一块碑!”
为了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主权,林书明上山敢打虎,下海敢擒龙。在南沙,面对侵略者的炮口和枪口,他奉献给祖国的,是一个热血男儿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1988年2月16日,农历兔年除夕。祖国南沙群岛尹庆群礁华阳礁。礁上,有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我国家海洋局南沙考察队于1987年5月设立的考察碑。就在这一天,越南出动舰船,妄图把华阳礁抢到手。正在永暑礁率领二队官兵承建海洋观测站的林书明,奉命带领一个小分队,连夜随南拖147船前往华阳礁,为我守礁官兵建造高脚屋。
2月17日,农历龙年大年初一。凌晨3时30分,由162舰和南拖147船组成的我舰艇编队,从永暑礁海域顶着大风大浪南下,拂晓时抵达华阳礁海区。上午9时许,企图抢占华阳礁的两艘越南舰船,出现在礁盘南面。我海上指挥所命令林书明,立即由他率二队志愿兵裴伟学,147船班长杨勇仁、王学周,信号兵李民合和战士杨敢林组成的突击队先敌登礁。
在林书明指挥下,突击队携带一挺轻机枪、一支冲锋枪和一部电台、一部甚高频对讲机,迅速从摇晃30多度的147船换乘小艇,开足马力向礁盘挺进。几乎在同一时刻,5个荷枪实弹的越军乘坐橡皮舟,发疯似地划向礁盘。这时,我舰船距我考察碑约1000多米,而越军舰船距我考察碑只有七八百米。谁先抵达立有我考察碑的礁盘制高点,是速度的较量,更是意志的较量。
礁盘外,越军的舰船亮出了黝黑的炮口;礁盘边缘,橡皮舟上的越军在拼命划桨。突击队员们一个个急红了眼:“我们的领土,岂能让敌人践踏!”林书明命令队员们把子弹推上膛,做好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
越军的橡皮舟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礁盘边缘横冲直撞,寻找进入礁盘的口子。林书明和战友们乘坐的小艇,刚开上礁盘就搁浅了。他知道,礁盘都是周边高,里面低,只要突破礁盘的边缘,小艇就可航行。紧急关头,他果断命令大家下水推艇。队员们跟着他一齐跳入海水中,冒着被海浪卷走的危险,踩着尖利的珊瑚礁,推艇冲过礁盘边缘。
突击队赢得了关键的一步,先敌抵达礁盘制高点。
考察碑就在眼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