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外感发热的中医治法(共1588字).docVIP

浅析幼儿外感发热的中医治法(共1588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幼儿外感发热的中医治法(共1588字)

浅析幼儿外感发热的中医治法(共1588字) 表里双解法即解表剂与清热剂同时运用,达到解表的同时兼清里热的治疗效果,临床常用于表证甚而里热亦甚的患儿。郑景用表里双解汤(药物组成:荆芥、防风、桔梗、金银花、连翘、玄参、牛蒡子、薄荷各10g,滑石、生石膏各20g,芦根30g,甘草6g)治疗80例,总有效率96.3%。张云洲自拟白虎羌活汤(生石膏30g、杏仁10g、羌活8g、炒知母8g、炒黄芩6g、浙贝10g、射干8g、芦根10g、蕾香8g、砂仁10g)与西药对照治疗外感发热。退热总有效率,体温完全恢复正常平均所需时间,复热几率等均优于西药组,且汗出较少不影响食欲。马洪萍用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方药组成:炙麻黄4g,杏仁8g,生石膏30g,生甘草4g,清半夏6g,柴胡6g,黄芩8g,知母8g)。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0例,总有效率96%。车德亚等用银翘白虎汤(药物组成有:连翘6g,金银花5g,生石膏15g,知母5g,生甘草3g,牛蒡子6g,粳米6g。)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36例,总有效率为97.06%,有效病例中最快退热时间6小时,最长72小时。 近年成药研究较多年前增多,尤其为民族医药的发掘。王彦平用白石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106例,总有效率超过94%。其特点是汗出少,退热快。艾尔肯?米吉提报道维吾尔医验方祖卡木颗粒(药物组成有山奈、大枣、甘草、睡莲花、洋甘菊、蜀葵子、薄荷、大黄、破布木果、罂粟壳等),治疗风热感冒发热。结果12min痊愈和显效216例,24h痊愈和显效83例,48min痊愈和显效64例,3日总显效率为89.19%。孙泰俊等用藏药金诃安儿宁颗粒(由天竺黄、红花、人工牛黄、岩白菜、甘草、高山辣根菜、短管兔耳草、白檀香、唐古特乌头、蔗糖等组成)治疗小儿外感发热90例。以小儿感冒颗粒治疗9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3天一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43例,有效率达95.6%。 中医外治法即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一系列非药物治疗方法,其中包括推拿按摩,刮痧,栓剂等。中医外治法为起效快,平均1到2小时可起效,部分甚至半个小时即可。王华兰等人用补脾经;清肺经;揉内、外劳宫穴,板门,清天河水;推六腑;按揉曲池穴。揉大椎,拿风池、肩井;点肺俞、风门、脾俞、胃俞;推脊。按揉中脘、天枢,摩腹,按揉足三里。加闪罐(大椎、肺俞、风门、脾俞、胃俞)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6例,结果大部分小儿在1次手法后即体温恢复正常或者降温。牟青慧用小儿退热按摩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与单纯推拿及西药组进行比较。总疗效优于推拿组,与西药组无差异,平均起效时间为46分钟,并且对伴随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两组对照组。张美琴用刮痧(颈部:从颈后发际至大椎穴;从风池至肩井穴;刮颈部侧面,从耳后乳突部位至锁骨,刮时略向对侧扬头,避免往下牵扯皮肤;背部:先刮督脉,膀胱经从上向下,亦可先大面积刮后,重点经络穴位: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加强)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总有效率97.3%,48h内体温回复正常者明显多于西药对照组。李萍等用小儿清热栓塞肛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40例有效率92.5%,退热起效时间明显短于西药对照组,且无毒副作用。 无论是在祖国医学还是现代医学中,发热只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病名,若小儿持续高热会引起高热惊厥及其他变证,对其生命造成威胁。在临床上,许多家长一见小儿发热甚至低热就令其服用退热药,甚至是抗生素,这是不正确的,只有找准病因才能正确、快速有效的退热。中药汤剂的退热效果是明确的,且效果呈渐进性,不会出现反复,毒副作用较少,对其他伴随症状的治疗效果也较好,中医外治法起效迅速,操作方便,成药更是简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