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派京剧的转型研究(共7696字)
海派京剧的转型研究(共7696字)
直至今天,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时代,中国传统戏曲被挤入一隅,越来越失去了市场,我们仍在呼喊戏曲艺术的大众化、普及化。我们至今没有解决、实现的目标,早在上个世纪初,海派京剧却做到了,所以,探讨海派京剧通俗化、大众化之路,可以为今天戏曲发展摆脱困境提供有益的借鉴。海派京剧很好地处理了几大关系: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艺术的本质就是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并展示生活中的真善美。漂浮在生活之上的艺术,尽管高雅脱俗,纯洁美好,但它始终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京派京剧的入宫演出,无疑大大地提升了它的层次与品位,但在京剧艺术精益求精,不断升华的同时,它也一步步地脱离了生活的母体,被精致地盛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中,艺术生机与活力的丧失也是必然的。海派京剧能在京剧发展到难以超越的顶峰之后,另辟蹊径,使之再次释放无穷的艺术活力,绽放不尽的艺术魅力。海派京剧与生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它的一些贴近生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时事剧创作上,当然这些也最能代表海派京剧特色。海派京剧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准确而又及时的反映,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民众极为关注的政治事件,如反对清政府的黑暗腐败、军阀的混战割据、鸦片对百姓的毒害,以及大力提倡女权运动等。海派京剧中一些历史题材的剧目,也无不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我们不能把“艺术贴近生活”简单理解为艺术直观地、逼真地描摹、再现生活的原貌,它更主要更本质的是对特定时代精神的展现与激扬。所以,海派京剧中经常排演的历史剧,因其激荡着时代精神,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效果毫不逊色于时事剧。尤其是表现清官、英雄侠士的题材,更为观众所喜欢。清末民初,内忧外患,战乱不已,朝纲不整,在这个多难的时代,人们盼望有人能于乱世中驱逐外辱,内惩佞人,昭示正义、还原公道,于是历史上的清官如包公、海瑞等,侠义之士如张飞、关羽、程婴、公孙杵臼等,再次唤起了人们的激情。特别是海派京剧艺人在演出过程中,临时加入一些对时事的议论,使历史剧的现实精神更加凸显,对观众的影响力也就更大。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时说:“历史家只是简单地记载历史,并不感人,如果是诗人(戏剧家)的话,他就会写出一切他以为最能动人的东西,他会假想出一些事件,他可以杜撰些言词,他会对历史条件添枝加叶。对于他重要的一点是做到惊奇而不失为逼真。他可以做到这一点,只要他遵照自然的秩序,而自然适于把一些异常的情节结合起来,同时使这些异常的情节为一般情况所容许。”②所以一些历史剧,尤其是激荡着民族精神的历史剧更具有鼓舞、振奋民众的作用,如与契丹与金英勇斗争、满门忠烈的杨家将;身先士卒、力抗金兵的梁红玉。在备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近代中国,这些剧目的上演无疑升华民族气节,鼓舞民族士气。
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京派京剧所推崇、讲究的是不温不油的中和之美,重工架、重气韵,在完美形式所表露的气韵生动中完成艺术表现和审美之间的双向和谐,显然,海派风格在这里是被排斥的。但无论哪门哪派,既然被冠以“京剧”之名,说明它们并没有完全脱离京剧艺术,仍然是同宗关系。“京朝派唱戏一板一眼,海派唱戏也不能一板四眼。”(夏月珊语)海派并没有逾越京剧的艺术规范,而只是追求艺术风格上的发展与变化。尽管海派京剧表现得光怪陆离,不中不西,但它“亦中亦西”的风格,实质上就是革新与传统的糅合。它既有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继承,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发展了的时代,变化了的社会,有所调整革新。传统是海派京剧的内核、本质,而革新则是其外在形态。海派京剧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艺术土壤之中,沐浴着欧风美雨,吮吸着时代精神而长成的一棵参天大树。中国传统艺术是它的根基,时代的、外来的因素是它成长的养料和水分。诚如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所说的:实则京朝派和海派各有其独善的剧目和著名艺人,两者颇难轩轾,如同京朝派为近于保守,则海派实以京朝派为基础;如认为海派过于火野,则京剧实由此获得一些新的发展。尤其是京剧的推行,与其说是京津艺人的艺事精湛有以致之,不如说上海艺人发展能力较强,营谋之力较切,因而随处找到它的立足点……以新颖之剧目,精进之唱段,华丽之服装,鲜明之伴奏,而与当地剧种争长。细究之,海派京剧之“海”性特征,无一不是在中国传统戏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海派京剧是尊重传统的,海派京剧大师周信芳深有体会地说过,戏曲在舞蹈和表演上都有一套传统程式,这就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也是每一个戏曲演员都必须要学习的。海派京剧的几大特色,无一不根植于传统的深厚土壤之中。
1.连台本戏
连台本戏古已有之,并非海派京剧首创。北宋时东京乐人的“目连戏”十余天始演完;清乾隆时连皇宫中每晚也要上演120本的“劝善金科”(即目连戏)。研究发现,早期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