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线成像基本原理 一、概述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进行阴极管放电实验时偶尔发现了具有很高能量,肉眼看不见,但能穿透不同物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射线。 因为当时对这种射线的性质不了解,因此称之为X射线。为纪念发现者,后来也称为伦琴射线,现简称X线。 二、X线的产生 1.产生条件 电子源:X线管阴极灯丝通过电流加热后释放 出电子。 高速电子流:X线管阴极、阳极之间施加加速高电压;X线管保持高真空。 阳极靶面:高原子序数金属物质(钨、钼)。 X 线 管 X 线 管 套 X线阴极:灯丝、聚焦罩、阴极套等 X线管阳极:阳极头、阳极帽、阳极靶面等 2.产生过程 X线管灯丝通过电流加热后,释放出电子。施加在X线管阴极、阳极两端的高电压,对电子加速,形成高速电子流。然后撞击到阳极靶面,释放出X线。 X线的产生是能量转换的结果,99%的动能转化为热量,1%动能转化为X线。 三、X线的性质 1.X线的本质 X线的本质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近似于可见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X线与物质作用时表现为粒子性。 X线传播过程中表现为波动性。 X线波长:0.0006—50nm 诊断用X线波长:0.008—0.031nm 2.X线的性质 物理效应:穿透作用、荧光作用、电离作用及干涉、衍射、反射与折射作用 化学效应:感光作用、着色作用 生物效应 (1)穿透作用 X线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并在穿透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即衰减。X线的穿透力与X线管电压密切相关,电压越高,所产生的X线的波长越短,穿透力也越强。另一方面,X线的穿透力还与被照体的密度和厚度相关。X线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2)荧光作用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如铂氰化钡、钨酸钙等),使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称为荧光作用,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 (3)感光作用 涂有溴化银的胶片,经X线照射后,可以感光,产生潜影,经显影、定影处理,被感光溴化银中的银离子(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沉淀于胶片的片基上。金属银的微粒,在胶片上呈黑色。而未感光的溴化银,在定影及冲洗过程中,从X线胶片上被洗掉,在胶片上呈白色。根据金属银沉淀的多少,便产生黑白影像。是X线摄影图像获取与保存的基础。 (4)电离作用 X线穿过机体被吸收时,将产生电离作用,使组成物质的分子分解成正、负离子。测量被照组织的电离过程可计算X线的照射量,通常以此作为放射剂量学的基础。 (5)生物效应 X线穿透机体被吸收时,可使组织细胞产生抑制、损害甚至坏死,称为X线的生物效应。X线对机体的损害程度与吸收的X线的量的大小有关。X线的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和放射防护的基础。 四、X线的成像 当X线穿透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就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的X线量有差异,从而在荧屏或胶片上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1.形成X线影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2)被照体存在着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通过显像介质获得X线影像 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密度及厚度的差 异,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是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2.X线的采集和显示 医用X线胶片的分类: a.普通X线摄影胶片 感蓝胶片(盲色片):吸收光谱峰值为420nm (包括:标准感度胶片、大宽容度胶片) 感绿胶片(正色片): 吸收光谱峰值为550nm (包括:扁平颗粒胶片、乳腺摄影用正色胶片、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 胶片结构:保护层、感光乳剂层、底层和片基 感光乳剂层主要有卤化银和明胶组成,常用卤化银为溴化银、碘化银。 b.激光打印胶片 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干式和湿式 湿式:红外线激光胶片:820nm; 氦氖激光胶片:633nm 干式:专机专用,尚不能通用 包括含银盐和不含银盐的胶片,都是单面感光或单面影像记录,对热敏感,故统称为热敏胶片。 胶片的保存: 标准存储条件: 温度10—15℃,湿度40—60%;存放时要将胶片站立放置,严禁平放或重压;防止辐射线的照射,避免胶片产生严重灰雾。 特别强调,对于热敏胶片的保存,除上述要求外,保存温度严格控制在24℃以下。 五、X线图像特点 灰阶图像 重叠、放大、失真 放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 (1)密度 a.透光率:透过光线强度/入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射线多晶衍射分析实例分解.ppt
- 俄罗斯井下电动钻具1讲义.ppt
- X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分解.doc
- 2016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两只小狮子课件分解.ppt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分解.docx
- 净月写字楼项目定位报告2012.11.8讲义.pptx
-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原理及方法讲义.docx
- 净资产收益率讲义.doc
- 俗世奇人新讲义.ppt
- 凯德瑞小镇(改)讲义.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