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卡研制技术简介分解.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简介 数据采集 信号合成 总线技术 数据处理及控制 历史与现状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存储和计算机处理显示的过程称为数据 采集,而相应的系统则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它研究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及控制等内容。它是研究瞬间物理过程 的有力工具,也是后期进行数据处理的重要基础。 数据采集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军方,大约在60年代后期,国外开始有成 套的的数据采集设备进入市场。70年代后期,随着微机的发展,诞生了采集器、 仪表、和计算机融为一体的数据采集系统。90年代至今,数据采集技术已经在军 事、航空电子、宇航技术、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DAS产品精度已经达到了 16位,采样率接近10GSa/s。基于标准总线和高速DSP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对不断 发展的雷达、通信、电子对抗、航天测量、图像以及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具 有重要意义。 数据采集卡的技术指标,如采样率、分辨率、存储深度、数字信号处理速度 及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科研人员不断的提高技术实现水品。 数据采集卡也在向小型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移动技术、云计 算、光纤传感及超高速全光采样等技术的引入,数据采集领域将会有进一步革新。 1. 重庆会凌电子新技术有限公司: 从事各种无线接收机、频率源、射频源、射频微波组件、滤波器和滤波器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数据采集相关行业: 2. 阿尔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USB、PCI、ISA总线数据采集板卡及十余种总线的数据采集产品(如CPCI、PXI、PCI-E、PC104、PC104+等)、分布式采集产品、嵌入式主板、X86主板和系统。 3.成都玄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发1553B,Arinc429,HDLC\卫星接口测试系统、卫星数传测试系统等产品。公司总部:国防军工的嵌入式系统测试产品及技术服务、嵌入式信心安全产品和嵌入式行业智能移动终端产品、航空总线测试技术及产品。 4.北京坤驰科技,台湾研华科技,美国凌华科技,NI(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德国Spectrum,瑞典SP Devices, 美国Conduant(数据记录),意大利Active Technologies(产线测试仪器),国际知名仪器公司:安捷伦,泰克,力科,RS罗德斯瓦茨等等… 频率综合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经历了 4 个阶段 第 1 代:直接频率综合技术(DS)。这种方法得到的信号长期和短期稳定度高,频率切换速度快,但频率分辨率低,通常只有几个离散的频率分量输出,调试难度大,杂散抑制不易做好。 第 2 代:锁相频率综合技术(PLL)。这种方法能达到很高的输出频率,具有低相位噪声、低杂散、易于集成、体积小、生产相对简单、成本低等特点。但其难以实现很小的输出频率间隔以及较宽的频带的输出,频率转换时间较长。 第 3 代:直接数字频率综合(DDS)。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数字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方法。 第 4 代:混合式频率综合,DDS 激励 PLL 和 DDS 内插 PLL。方案1中,利用 DDS 的高分辨率来提高 PLL 输出的频率分辨率,而用 PLL 的宽频带特性来保证频率覆盖范围,还可以选用较高的参考信号频率来缩短频率转换时间,且设计简单,容易实现。 DDS失去了快速转换的优势,使分辨率和跳频速率成为一对矛盾。方案2中是在环路中插入混频器,使DDS 和 PLL 的输出相加,既可以保证高分辨率,又可以得到高的频率输出,由于DDS 的输出不经 PLL 倍频,因而 DDS 输出的相位噪声和杂散不会在输出端恶化,所以该方案具有低的相位噪声和优良的杂散特性。其缺点在于 BPF 设计困难,因为 BPF 需要滤除混频器产生的多余分量,保证系统的杂散性能不能变坏,而本身又会影响环路参数,具有一定的设计难度。 一、计算机总线 二、仪器总线 三、工业总线 四、航空总线 1. 板内总线:板上各原件之间的数据传送,I2C、SPI、SCI; 2. 系统总线:ISA、EISA、VESA、PCI、PCIe、3GIO、IDE、SATA、SCSI; 3. 外部总线:SPP(并口)、RS232、USB、RJ45(网口),IEEE-1394; 1. 系统总线:i. VME(1980-VITA),VPX(2007-VITA); ii. VXI(1987-HP、Tek等建立)、 LXI(2005-VXI、agilent); iii. VI(1986-NI),PXI(1998-NI),PXIe(20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