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unichPersonalRePEcArchive
MPRA
Munich Personal RePEc Archive
Reform Debate: Economics of Speed and
Passion
Xiaobo Pang and Weiting Huang
Jilin University
August 2008
Online at http://mpra.ub.uni-muenchen.de/11564/
MPRA Paper No. 11564, posted 14. November 2008 01:30 UTC
中国改革的“新政治经济学”:速度与均衡
庞晓波 黄卫挺
(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长春 13001)
[摘要]速度与均衡是改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达致,在非各态遍历的经济变迁过程中,时
空依赖实质上是改革决策的基本约束。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巨大成就决非偶然,时空嵌入和非
遍历性原理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中国改革过程同样嵌入于时空,
并且表现出特殊的时空压缩性,改革的速度与激情(均衡)所折射的和谐之美体现了经济变
迁的动态适应性效率。
关键词:非遍历性 中国改革 时空维度 适应性效率 速度与均衡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示码:A
Reform Debate: Economics of Speed and Passion
Pang Xiaobo Huang Weiting
(Jilin University, 130012)
Abstract: In term of time and space, economic changes are non-ergodic, reform speed and
equilibrium is determin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and space.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Chinas gradual reforms are by no means accidental, time-space dependence and non-ergodic
economic change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feeling our way across the river”,
by time-space compression, Chinas gradual reforms have exhibited dynamic adaptive efficiency.
Keywords: non-ergodicity; reform; time-space; dynamic adaptive efficiency; speed and
equilibrium
作者介绍: 庞晓波,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卫挺,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联系方式: 长春市吉林大学前卫南区东荣大厦商学院,130012
电邮电话: hwt@,weiting.huang@
本文入选“改革开放 30年暨孙冶方诞辰百年纪念经济理论研讨会”,2008年 10月,上海财
经大学。修改稿将由吉林大学出版社于近期出版。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in the seminar held
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will be published as a book chapter by
Jilin University Press.
毫无疑问,20 世纪人类最惊心动魄的事件莫过于跌宕起伏的全球性经济社会体制变
革,不同国家的改革历程与成败得失给人类历史留下了浓重但多少又有一些迷惑的凝思。围
绕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专家都热衷于对比两种模式——俄罗斯的“激进式”
改革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并且为此展开激烈讨论,目前的事实,尤其是中国改革取得
的巨大成就,明显为渐进式改革赢得了更多的赞誉。因此,留给我们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
待两种模式下的结果,如何从理论上诠释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研究这个问题的价值在于:
一方面,认清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有助于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体制改革提供指
导性原则,提高体制改革的动态效率,避免走弯路;另一方面,也能够从中挖掘出经济制度
变迁的某些规律性因素,这对于指导制度变迁实践和丰富经济学理论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围绕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的讨论已有很多。例如,樊纲(1993)通
过对不同的体制改革成本进行划分,利用成本收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