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头四星级高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docVIP

江苏省海头四星级高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海头四星级高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学情检测本大题20题,每题分,共计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A. 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B.处理政务封闭性的特征明显   C.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0.下图反映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演变趋势(  )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监察权力不断强化 D.思想控制日益强化 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人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浸华战争 12.19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拿破仑三世时,修建了枫丹白露博物馆中的中国馆其中收藏的文物大多是从中国掠夺的,与此相关的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一战 13.《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4.某年,《点石斋画报》载:“刘渊亭大帅……对众誓师,言辞慷慨……誓毕即统率黑旗精兵五营自台南直攻台北……。”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其中的“刘渊亭大帅”是(   ) A.黄海海战 刘步蟾     B.抗日战争 刘伯承    C.反割台斗争 刘步蟾     D.反割台斗争 刘永福   15.《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下列与“那个悲惨的时候”相关的是(  ) A.卢沟桥事变 B.华北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6.读《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中某一篇文章到“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一段文字,可以判定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  )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 1937年7月 17.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提出了“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错误言论,并且拒不悔改,称其言论与日政府主张相同。下列驳斥该错误言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B.历史专著的C.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相关表述 D.电影《金陵十三钗》 18.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19.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0.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到:“祝捷的炮声像雷响,……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中国人对抗战胜利如此高兴、狂欢,是因为抗战胜利(  ) ①使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②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③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④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计0分 (3)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省制开端。(3分)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