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速铁路施工考试资料高速铁施工考试资料
第一章 绪论
根据所采用的技术不同 高速铁路分为轮轨技术类型和磁悬浮技术类型 轮轨技术有非摆式车体和摆式车体两种;磁悬浮技术有超导排斥型和常导吸引型两种。
新建铁路运营速度达到或超过250km/h ,既有线通过改造使基础设施适应速度200km/h
新建铁路旅客列车设计最高行车速度达到250km/h及以上的铁路
高速铁路路基、桥涵及隧道等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无砟轨道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小于60年。
采用轮轨技术的高速铁路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技术特征:
① 轮轨方面 持久高平顺性的轨道,轻量化、高走行稳定性的列车。
② 弓网方面 大张力的接触网,高性能的受电弓
③ 空气动力方面 流线形、密封的列车,较大的线间距和隧道断面
④ 牵引与制动方面 大功率的交-直-交列车和大容量的牵引供电设施,大能力的盘形、再生、涡流列车制动系统和车载信号为主的列控模式。
↑(接着上面的啊!)应当指出,快速(高速度、高密度)、舒适(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环保性)、安全(高可靠性、高耐久性)是高速铁路的三大要素
线间距是指相信两股道(区间正线地段实际为上、下行线)线路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
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 见下表1-2
设计行车速度/(km/h) 350 300 250
最小线间距/m 5.0 4.8 4.6
缓和曲线
考虑到三次抛物线线形简单,设计方便,平立面有效长度长、现场运用、养护经验丰富等特点
夹直线、圆曲线或缓和曲线与道岔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为:Lmin=2×Vmax÷3.6≈0.6vmax 式中Vmax----设计速度数值(km/h) 当夹直线长度为0.8vmax时,在夹直线起终点对高速车辆产生
的激扰振动不会叠加 困难条件下按0.6vmax计算确定
我国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规定区间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20%,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较,不应大于30‰。动车组走行线的最大坡度不应大于35‰。
路基横断面
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咋轨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
水坡 我国提出路基两侧路肩宽度不应小于1.4m(双线)和1.5m(单线)的标准
路基基床
基床是由基床表层和底层组成的两层结构,无砟轨道为0.4m,有砟轨道为0.7m,基床底层厚度为2.3m
路堤
无碴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工后沉降不宜超过15mm;沉降比较均匀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满足式(1-3)的要求时,允许的工后沉降量为
30mm 路基与桥梁、隧道或横向结构物交界处的工后沉降差不应大于5mm
高速铁路桥梁具有以下工程特点
①刚度大
②耐久性要求高
③墩台基础的沉降控制严格
④上部结构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⑤大跨度的特殊孔跨结构多
⑥双线简支箱梁制,架需特殊的大型施工装备
特殊荷载名称有:
列车脱轨荷载
船只或排筏的撞击力
汽车撞击力
施工荷载
地震力
长钢轨断轨力
桥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桥上有砟轨道轨下枕
②有砟轨道桥梁,直线上时线路中心至挡砟墙内侧净距不应小于2.2m
③桥面应为主要设备的安装预留位置
④桥上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m
⑤强风口地段应设置防风设施
⑥线路中心线距接触网支柱内侧边缘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m
高速铁路隧道
①空气动力学效应 主要是:由于瞬变压力,造成旅客不适,并对铁路员工和车辆产生危害;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会在隧道出口产生微气压波,引起爆破噪声并危及洞口建筑物;行车阻力加
大,引起对列车动力和能耗的特殊要求;列车风加剧,影响在隧道中待避的作业人员;其他,如隧道内热量的积聚,空气动力学噪声
高速铁路进入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受多种因素影响 包括①机车车辆方面 ②隧道方面 隧道净空断面面积 ③其他方面 列车在隧道中的交会等
隧道衬砌内轮廓 从世界高速铁路修建史看,为了消减空气动力学效应所采用的措施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小断面”方式(以日本新干线隧道为代表的控制隧道断面积,提高运营车辆的密封
性能,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一是“大断面”方式(以德国高速铁路隧道为代表的适当加大隧道断面净空面积的方法,缓解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
我国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规定隧道净空有效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为250km/h时,双线隧道不应小于90㎡,单线隧道不应小于58㎡
隧道防排水:应采取“防、堵、截、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基本要求:①高平顺性 ②高可靠性 ③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降排水施工方案降排水施工方.doc
- 陕西省201年中小学教师格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试卷陕西省2011年中小学教师资.doc
-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申请书.doc
- 集体备课教案六数集体备课教六数.doc
- 集结号 2013-2014陕西省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论文要求集结号 2013-2014年陕西省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论文要求.doc
-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毕业设计(文)指导论文)指导.doc
- 集训营二期实施方案集训营二实施方案.doc
- 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一五”教技术规划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成果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成果.doc
- 集邮公司政研论文集邮公司政论文.doc
- 隆庆祥品牌推广策划活动隆庆品牌推广策划活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