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透 析 相 关 性 淀 粉 样 变 的 临 床 报 告 傅芳婷 赵 丽 卞维静 张 凌 王 武 王 瑛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是血液透析患者远期致残性严重并发症。国外报导透析5年DRA发生率低于5%,10年后可高达65%,15年后可达75%—100%[1]。发病率可随年龄及透析龄增长而增加,男、女患病大致相似。随着透析疗法的普及,长期生存数量不断增加,DRA将成为影响长期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率的重要因素。 材料和方法 一、观察对象:我院透析中心长期血液透析超过10年以上患者共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8.8±8.43岁,透析时间10—18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5人,多囊肾及良性小动脉硬化各4人、结缔组织病2人、慢性肾盂肾炎5人。 二、研究方案: 30例透析患者进行B超检查,型号ATL3000,探头频率5-12MH2;惠普尖端影像,探头频率7.5-10MH2,横、纵、斜向扫描双侧肩关节,横向测定冈上肌处肩袖(RC)的厚度,并观察骨关节面的平整性、絮状物、关节周围有无增强回声(EP),关节腔有无积液。X线平片14人与CT检查14人(CT机为PQ6000)和MRI5人(MRI机为GE Signa0.5T)对骨的病变进行比较。 三、统计:本文数据以X±S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单位:100029中日友好医院 肾病中心(傅芳婷 赵丽 卞维静 张 凌) CT室(王 武) B超室(王 瑛) 结果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超过10年以上共30例,均接受B超检查,其中25例超声可见冈上肌腱为主的RC增厚,为0.86±0.12mm(正常参考值0.8mm),占83.3%,在肩袖的肌腱之间有片状PE阳性者6例,占20%,膝关节积液者20例,占66.6%。X线检查(颈部、手、膝关节)共14例,可见囊性骨损害者10例,此10例均存在二个或二个以上部位有意义的骨损害,占71.4%,2例有颈椎间隙变窄占14.3%,此二例患者透析时间均超过16年。 CT扫描和MRI检查:CT扫描14例,可见囊性骨损害14例,占100%,其中一例肱骨头非持重囊肿大于10mm,与文献报道相符。上述X线检查发现2例颈椎间隙变窄的患者经CT扫描和MRI检查发现齿状突膨大,项韧带,黄韧带增厚,被软组织取代,压迫颈端脊髓呈骨破坏关节病变的牙样侵蚀过程2例,占14.3 %。 下面对几例典型病例加以讨论: 例1 DRA的脊柱关节病 男性患者,70岁,1984年2月开始腹膜透析,1986年改为血液透析。1998年2月出现双肩不定时痛,以夜间和透析时加重伴双手指麻木、颈部活动受限,症状进行性加重。1998年4月颈部X线检查:颈椎间隙变窄,邻近椎板无明显改变;CT及MRI检查:齿状突膨大,项韧带、黄韧带增厚,被软组织取代,压迫颈端脊髓呈骨破坏性关节病变的牙样侵蚀过程,同时CT及MRI检查指骨、胫骨发现多发性小囊肿。如图1。 诊断:颈椎关节DRA(破坏性骨关节病) 讨论:颈椎关节损害是DRA时十分严重的一种致残性并发症,比较少见,通常发生于透析超过10年以上的患者,其发生率占14%[2,3]。本透析中心2例颈椎破坏性骨关节患者均透析16年以上,占14.3%。与国外近似[3]。颈椎关节呈破坏性关节病变的牙样侵蚀过程,骨质破坏常为多发并大量呈对称性分布,但X线平片较难发现。CT和MRI有助于发现普通X线上不易显示的病变。如枕部环枢椎关节与颈结合部位的骨质破坏,椎体后弓骨的透亮区在CT或MRI下可清楚见到该病侵犯齿状突根部,造成骨折的危险性增加[2,3]。少数椎突后弓受累的患者可发生脊椎移位,造成脊神经根甚至脊髓压迫,以致截瘫而造成恶性后果。由于病变发展迅速,早期诊断脊柱关节DRA至关重要。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的脊椎移位患者往往需接受融合矫形术治疗。 例2 DRA的囊性骨损害 男性患者,68岁,1986年开始血液透析。1992年出现双下肢痛、麻木感。双下肢X线平片检查:见双下肢动脉血管钙化;化验血钙8.6mg/dl,血磷6.2mg/dl; iPTH1000pg /ml,ALP 300IU/L。1999年,双手X线平片检查:见双腕部血管钙化,双手普遍性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多处指骨端可见小囊状骨质吸收;查血:β2 -MG 60ug/dl、 ALP 500IU/L;CT可见:肱骨头非持重面囊肿大于10mm(如图2a),距骨囊肿(如图2b),胫骨平台囊肿(如图2c)。 诊断:DRA的囊性骨损害 讨论:DRA致囊性骨损害是长期透析患者一种致残性并发症,根据我们的经验指骨、腕骨、胫骨、肱骨头、股骨头和髋骨是最长受累的部位,多是滑膜关节附近,病变呈多发的软骨下溶骨性改变,严重时如发生在股骨头或髋臼处则易导致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