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需要教育的.doc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 ?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 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 ?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   三、给家长的“10条建议 ?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 ?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 ? 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 ? 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 ?   不要培养“超级婴儿”。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 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