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 2.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 3. 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的透水性 水的溶蚀力 水的流动性 2.(生活中的地理)列举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区,并判断对应的喀斯特地貌类型? 天 坑 ??芙蓉洞 1.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喀斯特地貌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表形态 B.岩浆岩地区具有发育喀斯特地貌的良好地质条件 C.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是世界上典型 的岩溶地区之一 D.“碧莲玉笋世界”是形容我国喀斯特地貌景色的著名词句 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 ) A.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B.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岩石的侵蚀和风化作用 C.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D.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3.关于桂林山水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 B.气候炎热多雨,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 C.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淀积沉积地貌发育 D.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漓江水静、清、绿 桂林山奇、秀、险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 (重点) 二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四 认识喀斯特地貌 一 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重点) 三 ● 喀斯特是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北部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称,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地貌。 ● 19世纪末,欧洲学者借用该地名来称呼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 ●现在:喀斯特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专门术语。 认识喀斯特地貌 一 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 含有CO2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岩石成分易溶 ——岩石空、裂隙大 ——水中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含量多 ——降水多、坡度大、空裂隙大 基本条件(物质基础和地质作用)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形成 二 地面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峰丛、峰林、孤峰 溶蚀洼地 落水洞 溶洞 地下河 石钟乳、石笋和石柱 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三 思考:峰林和石笋的成因完全一致吗?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CO2+H2O+CaCO3═Ca(HCO3)2 Ca(HCO3)2═CaCO3↓+CO2↑+H2O 溶蚀作用 淀积作用 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形态和成因 地面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峰林、峰丛、孤峰、 溶蚀洼地、落水洞 溶蚀 溶洞、地下河 石钟乳、石笋、石柱 溶蚀 淀积 峰丛 峰丛 峰林 峰丛 孤峰 天 坑 石钟乳 石笋 石 柱 地下河 引题升华过程——探究:桂林“山水”的成因(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桂林山水的形成和发育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四 桂林“山水”的自然环境特征 环境特征表现 所属圈层 环境要素 气候 大气圈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水文 水圈 地表水、地下水富集,流水侵蚀作用强 生物 生物圈 生物的生长旺盛,使土壤、流水中有机酸 含量高 地貌 岩石圈 东、西、北地势高,中、南部地势低,漓 江纵贯全境 岩石 岩石圈 石灰岩面积广,厚度大,岩性纯,空、裂 隙发育好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四 桂林“山水”的成因(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你能用圈层相互作用的原理剖析桂林“山水”的 成因吗?试着用知识框架图解法来表明你的观点 气候 水文 植被 岩石 地貌 整体性 岩 石 圈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知识拓展】 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不利:1、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3、多地质灾害:建设工程和采矿时,易漏水或地基沉陷。 2、水易漏入地下深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生产; 有利:发展旅游、地下水丰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