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扇贝的养殖 6—* (2)串耳吊养:又称耳吊法养殖。该法是在壳高3厘米左右扇贝的前耳钻2毫米的洞穴,利用直径0.7~0.8毫米尼龙线或3× 5单丝的聚乙烯线穿扇贝前耳,再系于主干绳上垂养。主干绳一般利用直径2~3厘米的棕绳或直径0.6~l厘米的聚乙烯绳。每小串可串几个至10余个小扇贝。串间距20厘米左右。每一主干绳可挂20—30串。每1/15公顷可垂挂500绳左右。附着绳长1.5~2米,每米吊养80—100个,筏架上绳距0.5米左右,投挂水层2~3米。每1/15公顷挂养10万苗。 串耳吊养一般在春季4~5月份进行,水温7—10℃,水温太低或过高对幼贝均不利。 串耳吊养生产成本低,抗风浪性好。扇贝滤食较好,所以生长速度快,鲜贝能增重25%以上,干贝的产量能增加约30%。但是,这种方法扇贝脱落率较高,操作费工,杂藻及其他生物易大量附着,清除工作较难进行。 此外,也有利用旧车胎作为扇贝附着基。将穿耳的扇贝象海带夹苗一样一个个均匀夹在或缠在旧车胎上,然后吊挂在浮筏下养殖。 贝藻混养 绳间套养:一排浮筏中间插绳养贝类和藻类,一般多采用二绳海带之间套养二绳贻贝或扇贝; 筏间套养:一排浮筏养贝类,另一排浮筏养藻类; 顺流设筏平养海带,垂养扇贝; 区间套养:一区养贝,一区养藻类 扇贝的筏式养殖 贝参混养 根据二者食性不同; 刺参可摄取有机碎屑及贝的粪便等,能净化水质,利于贝的生长; 每层放扇贝30个左右,参苗1-2头。 筏式养殖的优点: 扩大可养面积; 立体利用水体。 缺点: 阻缓水流; 增加污附生物的附着基。 扇贝的底播养殖 (1)底播粗养:将幼贝直接撒播在选好的海区中粗放养殖 (2)扇贝与对虾混养:在养虾池中混养一定数量的海湾扇贝,不仅净化了虾池的水质,而且有利于虾池中浮游生物转化成扇贝的蛋白质,扇贝加工的副产品——干贝边子又是对虾的良好饵料。 亩放养0.5~1万个,贝种壳高1.5~2.0cm为好; 底质要求硬泥砂质; 地播面积约 1/3左右 养约3个月时间,10月收虾时,扇贝平均壳高能达到5厘米以上,每亩产鲜贝200~300公斤,成活率可达80%~90%。 养殖扇贝死亡原因 养殖密度过大、超出海区的容纳力; 种质衰退,抗逆能力下降; 海区污染和疾病的发生; 夏季水温偏高。 预防对策 建立养殖容量模式、确定合理养殖密度; 进行良种选育,解决种质退化问题; 复壮育种:采捕自然种群人工育苗 引进原种:育苗增加种质资源 杂交选育 多倍体育种 五、扇贝的收获与加工 (一)收获 扇贝的产品主要是利用其闭壳肌, 近海的栉孔扇贝繁殖期在5~6月份,在外海繁殖期为6~7月份; 捕捞大小应限定在壳高6厘米以上(含6厘米)。一般不超过9~10厘米,海湾扇贝捕捞规格为壳高5厘米以上(含5厘米)。 (二)加工 1.干贝加工 闭壳肌取下来后,用海水洗一下,然后放入煮沸的海水中。闭壳肌放入水中后不要搅动(搅动后闭壳肌成扁平状:形成次品),待水又开后取出来,摘除足部肌肉、杂质,再放到海水里洗一下。捞出放在筐棚上晾干、晒干。 干贝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干贝加工前后必须要海水洗,去掉粘膜、杂质,保持漂亮的光泽。干贝漂亮与否,关键在洗(煮后不用海水洗则成灰色,不好看)。 (2)干贝表面平滑为好,平与不平关键在煮,若煮轻了,干贝四周高起,中央低,若太过火了,干贝则产生破裂现象,所以要火候合适。在煮闭壳肌时,不要搅动。 (3)晒干时要大小分开(小的易晒、大的难晒),要频翻勤扫,否则易形成松树篓状。晒时要求风流畅通,否则易形成一层硬膜,闭壳肌内部不干,易变坏,也易产生龟裂。 干贝的色泽以淡黄色为好,产生次色原因是在较湿的地面上晒或因捂得不好造成的,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检查,确保加工质量。 此外,干贝加工的油汤,加上佐料可制成干贝精油。 干贝产量的高低与其肥瘦有关,从个体来讲,出干贝多少与个体大小有关,一般高者250--270个扇贝可出0.5公斤干贝。 干贝加工后,常常有损于其原味,是其缺点。 2.扇贝罐头 将新鲜活扇贝用不锈钢刀开壳取下闭壳肌,用2%精盐海水漂洗干净,然后预煮。要注意预煮不要过度,开锅即可捞出。捞出后迅速地用流动水冷却,装罐,固形物(指闭壳肌)与汤的比例为6:5,并加食盐、味精,调好酸碱度;封罐,钩合要严密;高温达120℃以上进行高温灭菌;冷却至常温,进行罐头标准检查;最后商品入库。 3.鲜冻扇贝柱 将新鲜扇贝壳面上的浮泥洗刷干净。用不锈钢刀开壳取出闭壳肌,去掉内脏块和外套膜。用干净海水将闭壳肌漂洗干净,沥水5分钟,再用乳酸浸泡半分钟,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