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云港市 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诚信承诺书
???? 编号:
报送单位
?灌云县龙苴镇下坊中心小学
教学设计类别(学科、学段)
?小学语文
课题(教时)
? 《狼和鹿》第二课时
教师姓名
?穆 琼
出生年月
70年9月
职称
二级
单位全称
?灌云县龙苴镇下坊小学
邮 编
222213?
联系电话
办公电话: 手机电子信箱
Email: qingquan5218@126.com
个人诚信承诺
1 、我郑重承诺:
所写教学案例系本人原创,如查出有抄袭、照搬他人的行为,本人愿接受处罚。
2 .主办单位若将我的作品公示、上网、发表、出版,我表示(在括号内打 “√”) :
同 ? 意( ?√?? ) ????? 不同意(? )
承诺人签字: 2014年3月24日
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 (盖公章) ?
????
年 月 日
《狼和鹿(二)》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第6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内容和体裁上看,它们都是记叙文,文体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强。值得注意的是这篇课文是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但也不仅仅局限于此,更要以此为视角反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得关系。有着很深厚的思想内涵。《狼和鹿》这篇课文引发出的是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话题。作者按照“平衡--失衡--明理”的思路来结构全篇的。文章先写了凯巴伯森林狼和鹿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接着写居民对狼的大量捕杀;最后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文中狼与鹿、凯巴伯森林前后、鹿群变化等一系列的对比让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受。整篇文章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揭示出:事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破坏了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同时在狼与鹿之间的关系背后,也折射出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如:(1)人与狼和鹿之间的关系:狼吃鹿是一种必然的自然规律,人们去杀狼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来看消灭更残忍的动物本因是正确的,但从现状来看,他们原本正确的行为却恰恰是错误的,真正这种“不平衡”的制造者是谁呢?就是我们人类;(2)在狼和鹿之间的关系背后,显现出人类的傲慢和无知,当然这一点就三年级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还远远达不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上有所提高。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教学设计以质疑启发学生阅读,在文本资源的整合和多层次的阅读过程中感悟形象,明晰道理,继而鼓励学生深思文本深层的意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领会课文内容。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2.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电脑、大屏幕、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师 生 合 作 交 流
设 计
意 图
时间安排
创 设情 境
精 读
课 文
走进
文本
1.同学们,我们先玩个游戏。老师说出形容词,请同学们判断狼还是鹿准备:
可爱的—— 凶残的—— 活泼的—— 贪婪的—— 美丽的—— 功臣—— 祸首——
2.学生思考:这几组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 试用这几个词简单概括你读了这篇课文体会。
1.引导学生先看看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变化。(指名读)
(1)多媒体映示: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凯巴伯森林前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2) 多媒体映示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景象的图,让学生说说感受。
(3)指导朗读:这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两句分别应该怎么读?(指名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 齐读)
过渡:当读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有了一个什么疑问?(指名说 如:为什么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读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说一说(可是,……吃光了。)。
2.引导学生感受鹿群的变化:我们再来看一看,狼被捕杀前后,森林里的鹿群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1)出示板书:___________的鹿在林间_________。让学生说说,狼被捕杀后,森林里的鹿在干什么?
(2)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化学教案第一章第一节.doc
-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尝试.doc
- 初中足球运球绕杆20150821.doc
- 道德与法治第一学月试题MicrosoftOfficeWord2007文档.docx
-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练习1.docx
- 第四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2.doc
- 电磁铁知识树.doc
- 中考病句修改备考专题讲座.doc
- 二年级阶段检测.doc
- 非谓语动词用法讲义annie.doc
- 《三国演义》阅读检测(八)(51—60).ppt
- 《三国演义》阅读检测(九)(61-70).ppt
- 2012年第二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doc
-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卷(精编).doc
- 《三国演义》阅读检测(六)(31—40).ppt
- 2013—2014学年高一数学必修4导学案:1.1.2弧度制.doc
- 2013—2014学年高一数学必修四导学案:1.1.1任意角.doc
- 《三国演义》阅读检测(七)(41—50).ppt
- 2013—2014学年高一数学必修四导学案: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二).doc
- 《三国演义》阅读检测(十)(71—80回).ppt
文档评论(0)